缩略图

中职学校面向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探究

作者

乐红艳

宝应县职业教育集团 225800

本文为江苏省十四五规划课题“普职联动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级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C-c/2021/03/55)的研究成果之一(主持人:刘德阳、何佳)。

摘要: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职业启蒙教育则是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中小学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应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然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劳动教育与职业启蒙教育开展效果不佳,中职学校与中小学并未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这也导致面向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教育成效不佳。基于此,文章对中职学校面向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展开分析和研究,分析出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实践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中小学;劳动;职业启蒙教育

前言

在新时代随着对人才目标的深入认识以及劳动教育观念的改变,学校的劳动教育理念不断改变。鼓励中职学校联合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和启蒙教育,成为当前关键的举措,中职学校应面向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教育。然而,在实际上教育工作的成效不佳,在教育理念和实践中存在问题,这就需要构建劳动教育实践体系,从而提高教育的成效。

一、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的价值

新时代劳动观和劳动价值观的改变,对于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时代的背景下,致力于构建全新的劳动教育体系,转变以往的教育价值观念。中小学的教育目标、教育要求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劳动教育,构建丰富的劳动教育项目。

中职学校的教育资源较为丰富,以中职学校作为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具有优势性。中职学校应加强与其他学校的合作,提供校外劳动实习的资源,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劳动实践体验,帮助学生找到未来劳动的主要方向,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操作习惯,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在一起,加强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

二、中职学校面向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

(一)合力转变劳动教育价值观念

劳动教育的问题由来已久,从价值理念到具体的实践都需要重新建构,它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融合劳动教育的基础条件。现阶段,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地位不断弱化,其价值观念和问题并没有在本质上充分把握新时期教育和生产之间的关系。劳动技术课程实践的成效不佳,劳动教育内容片面。中职学校的劳动教育地位存在边缘化的问题,这就需要将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协同起来,更加注重劳动技能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中小学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入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因此,中职学校应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素质技能,塑造中小学生劳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中小学生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小学劳动教育需求,避免出现专业技能教育与劳动教育等同的问题,应构建全新的劳动价值理念,并培养出新时代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人才。

(二)以活动课程为载体构建劳动教育体系

中小学与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学校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教育也有所差异。而中职学校面向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应注重设置项目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项目活动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成效,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另外,职业启蒙教育的属性也决定了它并不是开展理论知识教育,而是通过创造各类机会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丰富的实践活动之中,使学生沉浸于劳动体验之中,让学生在劳动体验中加深对职业的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观,为后续的学习和就业打下稳固的基础。

以课程活动为载体,为中小学提供基本的劳动教育资源。鼓励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到中职生技能实习活动课程之中,并将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教育融入到劳动价值观神头职中,要求教师加强对不同岗位技能的讲解,真正了解到不同岗位技能的不同价值,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项目学习之中。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以中职学校特色开发职业体验项目

若要充分利用中职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发挥出软硬件资源的优势,开发出操作性较强的职业技能项目,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践体验之中,接受职业启蒙教育,发挥出中职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扩大职业影响力,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困惑。中职学校专业分类不断增加,如何才能根据学校的专业特点和中小学学生的体验设置职业启蒙体验项目,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职业的体验。若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专业的职业体验活动之中,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引导,通过具体的展示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冲击,使他们建立更加清晰的职业认知。

职业启蒙体验需要控制时间,保障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建立更加深刻的印象,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的创新项目,使学生增强体验感,从而形成对职业观的一个初步认识。在进行机器人项目体验时,教师可以选择机器人的焊接项目,通过让学生现场对机器人操作进行观看,直观地感受科技的便捷性,从而调动学生的职业兴趣,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程序启动的过程,调动学生对编程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职业启蒙的目的在于提供互动性平台,真正让学生通过体验项目,感受到职业的文化内涵。职业教育人员需要构建一体化的教育机制,启蒙更多的学生,这就需要社会各界行动起来,为中小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体验,帮助学生形成更加明确的职业教育目标,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梁康松,冯忠友.中职学校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探究——以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3,(12):72-75.

[2]王汉江,刘冰.中职学校开展中小学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的问题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34):60-61.

[3]肖凤翔,冯惠佳.中职学校与中小学合作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9,(17):30-35.

[4]沈有禄.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天时、地利、人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