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育与实践
邹广宇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朝鲜族中学154600
引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不仅塑造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崇高品格,也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命运与走向。
一、历史深脉与理论基石
家国情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价值追求,也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家国一脉传承的情感追求,表现为个体对家庭的归属、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因此,历史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1] 回望历史长河,岳飞的身影赫然屹立,他的“精忠报国”不仅是个人信念的璀璨光芒,更是古代士人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岳飞以“还我河山”的壮志,誓死捍卫国家领土,他的忠孝两全不仅是对家族责任的担当,更是对国家兴亡的深情牵挂。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忠孝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标尺,更是维系社会和谐、促进国家安定的基石。通过岳飞的故事,我们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即便时代变迁,忠孝的精神内核依然闪烁着不灭的光芒,激励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与发扬,将其转化为促进社会和谐、服务国家发展的实际行动。
当历史的指针指向甲午战争的硝烟,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在这一关键时刻,孙中山等革命先驱挺身而出,他们以“振兴中华”为神圣使命,引领全国人民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救国图存运动。辛亥革命的号角吹响了,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携手并肩,共同抵御外侮,追求国家的独立与富强。在这一过程中,家国情怀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它不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是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推动国家走向新的辉煌。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这份家国情怀,我们组织“我心中的英雄”演讲比赛,鼓励学生深入挖掘近代史上的英雄故事,用他们的声音讲述那些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事迹,让家国情怀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二、家国情怀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深耕与渗透
在历史教学的广阔天地里,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内心深处也能激荡起对家国的深情厚谊?我们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搭建起一座通往历史的桥梁。[2] 当《开国大典》的纪录片片段在教室中缓缓播放,那庄严而激动人心的场景仿佛穿越时空,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那一刻的辉煌与荣耀。这不仅仅是一次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激发了学生们内心深处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通过课后问卷的细致反馈与小组讨论的热烈交流,我们不断评估并优化这一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共鸣点。
“家乡史探秘”项目如同一场寻宝之旅,引领学生们走进自己家乡的历史深处。教师进行项目介绍,明确任务目标,指导学生分组并确定各自的研究主题。学生则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相关资料,制定调研计划。学生分组前往家乡的历史遗迹、博物馆、图书馆等地进行实地调研,采访当地老人,收集口述历史,拍摄照片,记录视频。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分析,形成研究报告或PPT 等成果。各小组在班级内进行成果展示,分享调研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教师组织全班进行点评,评选出优秀作品。当一份份凝聚着汗水与智慧的研究报告在班级中展示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学生们对家乡、对国家的深情厚谊。通过对学生参与度、研究报告质量及展示效果的全面评估,我们鼓励学生们从多个维度审视家乡与国家的关系,让家国情怀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三、家国情怀培育的硕果与展望
在历史的长河中,家国情怀犹如一股清泉,持续滋养着青年学子的心灵。[3] 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在家国情怀的熏陶下茁壮成长,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与担当。课堂上,他们对国家历史的浓厚兴趣与深刻理解令人欣慰;课外活动中,他们更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实际行动诠释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家乡史探秘”等项目成为了学生们情感与知识的双重收获之地。他们满怀热爱与自豪,深入调研家乡的历史与文化,通过多样化的展示方式,让更多人感受到家乡的独特魅力。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归属感,更激发了为家乡、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强烈愿望,实现了从内心到行动的全面升华。教师们也见证了这一积极变化。课堂上,学生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讨论,提出独到见解,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同时,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变得更加顺畅,历史课堂因此充满了智慧与温情。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家国情怀教育,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跨学科融合,构建全方位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学习中都能深刻感受到家国情怀的力量。此外,我们还将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我们深知,家国情怀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与坚持。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付出与努力,家国情怀教育定能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照亮学生成长的道路,引领他们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总结:本文通过对家国情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深入剖析与实践探索,展示了其在学生个人成长、价值观塑造及社会影响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创新方法,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在内心深处激荡起了对家国的深情厚谊。展望未来,跨学科融合与社会实践将成为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我们期待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让这份深厚的情感在更多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 闫兆芳 . 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 [J]. 人生与伴侣 ,2024,(25):76-78.
[2] 鲍李莉 . 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实践 [J]. 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2024,(11):64-66.
[3] 熊芳 .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的实践探索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4,(1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