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下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问题思考

作者

黄楠

云南省红河州元阳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推进,高中地理教学评价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新时代的教育评价改革强调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应用,这对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作为一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特点的学科,其教学评价体系需要既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评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因此,本文分析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下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高中地理教师提供参考,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评价体系;问题思考;对策

随着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亟需进行全面的更新和优化。传统的地理教学评价体系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评价标准和方式也相对单一,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倡导多元化、科学化的评价方法,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方式单一

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学评价主要依赖于期末考试成绩,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能力。考试成绩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并不能体现学生在实际应用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表现。由于教学评价方式过于依赖考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更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倡的综合素质评价理念背道而驰。

(二)评价标准片面

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标准主要集中在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上,缺乏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然而,现行的评价标准往往忽视了这些方面的评价,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无法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片面的评价标准不仅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也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评价范围较小

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体系主要集中在知识层面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地理学科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过程。地理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所强调的核心素养。然而,现行的评价体系在这方面的覆盖较少,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成长。

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下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策略

(一)丰富教学评价方式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多以考试成绩为主,往往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能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因此,丰富教学评价方式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以《人口分布》为例,教学评价可以不再局限于书面考试,而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全面考察学生对人口分布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在课程开始前为学生设计一个与人口分布相关的项目任务,例如“调查并分析本地区人口分布特点”。过程评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项目活动,还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在项目结束后,学生需要通过展示报告、制作海报或进行口头汇报等方式,展示他们的项目成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并对同伴的表现进行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明确改进方向。通过同伴互评,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果。

(二)开展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不仅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水平,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通过分层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设计和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产业区位选择》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开展分层评价。在教学前,教师需要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详细了解,并将学生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中间层和拔高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对于基础层学生,教师主要评价其任务完成的情况,以及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于中间层学生,教师主要评价其分析的深度和逻辑性,以及对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对于拔高层学生,教师主要评价其创新性和实践性,以及提出建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通过分层任务设计法,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层次,提供有针对性的任务和评价标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扩大评价范围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然而,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还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例如,在进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长江经济带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平衡研究”、“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空间布局优化”等作为研究主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各自分工,明确责任。各小组完成研究报告并制作展示PPT,向全班同学汇报研究成果。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估,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研究的科学性、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展示的逻辑性和创新性等。在这个过程中,评价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包括他们在资料搜集、数据分析、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结束语: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方向。通过分析当前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高中地理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评价方法,注重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反馈与应用,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健, 吕宜平,and 苏庆华."“生本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教学与管理 .28(2014):76-78.

[2]郑明进."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基本视角."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Z1(2008):16-18.

[3]李家清."新课程高中地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评价实践." 教育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