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情境互动式教学在高三政治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

王晓娟

银川市第六中学

摘要:本文聚焦情境互动式教学在高三政治课堂中应用价值与实效。通过问题情境设计、师生互动模式、教学评价调整三个维度,构建完整教学体系。情境互动式教学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力,促进知识内化,提升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此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灌输模式,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构建知识体系过程,实现教学目标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教师在此过程中角色由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组织有效互动,实现政治教学从抽象理论到现实生活连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情境互动式教学;高三政治;问题情境

一、情境创设引导思考:高三政治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与构建

情境创设作为政治教学重要环节,需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学生认知特点与现实社会热点,精心设计符合高三学生思维发展需求问题情境。高三政治教学情境创设应立足教材核心内容,结合时事热点,创造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兴趣。问题情境设计需遵循真实性、开放性、探究性原则,既要体现政治学科特点,又要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教师应当采用多媒体技术、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创设丰富多元情境,通过设置认知冲突、价值判断或现实矛盾,诱发学生思考。情境设计应紧扣高考考点,关注考试命题方向,帮助学生在情境探究中掌握考点,提高应试能力。

有效问题情境构建需考虑循序渐进原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应当通过提问层层递进方式,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连接,通过学生熟悉元素搭建新知识桥梁。高三学生思维逐渐走向成熟,具备一定社会观察能力与批判思维,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计具有一定复杂度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维深化。情境设计应注重问题开放性,避免简单是非判断,鼓励多角度思考与分析。

二、互动参与深化认知:高三政治课堂中师生互动模式与方法

互动参与作为情境教学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学生认知深化程度与学习效果。高三政治课堂师生互动应构建多元立体互动模式,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种形式。教师在互动过程中应转变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与组织者。高三政治课堂互动设计应考虑学生思维特点,采用启发式提问、辩论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激发学生思维活力。互动方法选择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灵活调整,如理论性较强内容可采用苏格拉底式问答,价值判断类问题可采用辩论方式,综合性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通过科学设计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实现认知深化。高质量师生互动要求教师具备敏锐观察力与灵活应变能力,能根据学生反应及时调整互动策略;互动设计应遵循目标明确、层次清晰、梯度适宜原则,通过设置不同难度问题,照顾不同水平学生学习需求。

在高中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教学中,互动参与尤为重要,教师应当采用情景模拟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互动模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关系。教师先创设经济发展历史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方式,探究不同历史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对生产力发展影响。互动过程中,教师设计层级递进问题:何谓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何处?为何需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认知。具体实践中,教师应当设计模拟经济政策制定情境活动,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分别代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不同经济主体,就某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展开模拟讨论。学生需从所扮演经济主体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前提下,实现各类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与共同发展。互动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典型案例,如浙江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经验,引导学生分析民营经济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蓬勃发展,以及国有企业如何通过改革实现转型升级。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应用反思促进发展:高三政治课堂中教学评价与调整

应用反思作为情境互动式教学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评价与及时调整,实现教学质量持续提升。高三政治课堂教学评价应突破传统单一考试评价模式,构建多元立体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评价指标应全面反映学生政治核心素养发展状况,关注学生政治认同、理性思维、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方面能力提升。教师应当通过观察记录、作业点评、课堂表现、学习档案、阶段测试等多种方式收集评价信息,形成客观全面评价。针对高三学生特点,评价设计应兼顾学科素养培养与高考应试能力提升,建立素养导向与考试导向相结合评价标准;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成长重要途径,应贯穿情境互动式教学全过程。

在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教学评价中,教师应当建立探究能力进阶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在认识论学习过程中提升思辨能力。该评价体系围绕问题意识、资料解读、辩证思考、实践应用四个维度展开,通过任务单形式记录学生学习表现与成长轨迹。教师为每位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记录其对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理解程度与应用能力,特别关注学生能否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实施中,教师应当设计科学家探索历程专题评价活动,选取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重大发现历程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如何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何处理矛盾推动认识深化。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完成探究报告,教师根据报告内容评价学生对认识规律把握程度。评价标准包括学生能否识别案例中辩证法基本规律体现,能否分析探索过程中矛盾运动推动认识发展作用,能否总结科学发现方法论意义。

结论:情境互动式教学在高三政治课堂中应用,实现了教学模式从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转变。通过问题情境创设、互动参与组织、应用反思调整三个环节有机整合,构建了完整教学体系,促进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情境互动式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思维品质,增强知识迁移应用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转变角色定位,实现教学理念与方法创新。高三政治教学应继续深化情境互动式教学实践,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基础上,提升高考应试水平,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伦德.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情境体验式教学探究[J]. 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8(12):113-114.

[2] 张建. 浅谈高中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模式[J]. 基础教育论坛,2018(12):24. DOI:10.3969/j.issn.1674-6023.2018.12.016.

[3] 欧阳煜.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 当代教育论坛,2009(2):79-80. DOI:10.3969/j.issn.1671-8305.2009.0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