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

方娟娟

义乌市下骆宅初级中学

摘要:本文从语言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跨文化交际素养三个维度出发,探究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通过构建互动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发展;采用探究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运用实践教学路径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互动教学

一、构建语言理解能力的互动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教学应重视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培养,通过互动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言应用水平。教师应该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感受语言魅力。教师应该设计贴近生活场景任务,如校园介绍、购物对话、旅游咨询等,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方式深入理解语言表达习惯。其次,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建立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相结合机制。课堂上采用讨论、辩论等形式,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观点,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再次,运用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利用视频、音频等资源丰富课堂内容。例如播放英语原声电影片段,请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并预测情节发展,增强听力理解能力。

教师还应该开展读写结合活动,通过阅读各类文体文章,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特点,学习地道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组织写作练习,如续写故事结局、改写文章视角等,提高语言输出质量。最后,建立有效地反馈机制,针对学生表现给予及时评价与指导。采用错误分析法,帮助学生认识常见语言错误并寻找改进途径。通过互动教学模式构建,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英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探究教学方法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探究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尤为重要。探究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过程,通过问题导向学习激发思考潜能。问题设计应具备开放性特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并表达个人见解。案例分析教学法则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实例进行深入探讨,引导学生辨别信息真伪,形成独立判断。项目学习策略组织学生围绕特定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要求搜集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培养综合分析能力与创新思维。辩证思考训练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质疑与反思,评价作者观点合理性并提出支持或反对意见。思维导图教学法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发现概念间联系,形成系统思维习惯。这些探究教学方法相互补充、协同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理性分析问题并作出判断,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

以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1 A new start为例,教师应该设计批判性思维导向教学方案。在导入环节,教师展示不同国家学生入学场景图片,提出思考问题:Why do students around world have different school experiences?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文化差异。在新知学习阶段,教师呈现多媒体图片中Lucy与Sarah入学经历,组织学生辨析两位主人公心理情绪差异及原因。采用思维导图方式,学生归纳新生适应学校生活困难点与解决策略,培养系统分析问题能力。在语言应用环节,设计模拟访谈活动,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新生、老师、家长等,从多视角探讨入学适应问题。教师提供反例情境:If Sarah refuses to make new friends,what would happen?引导学生思考社交重要性。在拓展阶段,组织Perfect First Day Plan小组项目,要求学生设计理想入学方案,并通过推理论证方案可行性。各小组方案展示后,全班进行评价讨论,学会尊重不同观点同时保持独立思考。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避免直接给予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层层引导,让学生自主思考、质疑、推理与判断,逐步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意识。

三、提升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实践教学路径

跨文化交际素养培养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实践教学路径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主题教学将文化元素融入日常教学过程,围绕节日习俗、日常礼仪、饮食文化等主题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文化异同。文学作品文化浸润选择适合初中生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片段进行欣赏与分析,通过解读作品中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价值观念等内容,帮助学生感受西方文化精髓。虚拟跨文化交际情境构建模拟国际交流场景,如国际学术交流会、接待外国友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恰当交际策略与表达方式。国际文化交流项目与国外学校建立联系,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实时交流,组织学生参与线上语伴项目,与外国同龄人交流学习生活经历,增进文化理解。文化反思活动鼓励学生记录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遇到困惑与解决方法,教师组织定期讨论会,分享文化学习心得,培养文化包容精神与跨文化意识。这些实践教学路径结合应用,形成系统完整跨文化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全面理解不同文化背景,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国际视野。

以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3 Family ties为例,教师应该设计跨文化交际素养培养教学方案。在导入环节,展示中西方不同家庭合影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家庭成员关系与情感表达方式差异。课文学习过程中,重点解析英美家庭称谓系统与中国家庭称谓对比,如英语中uncle不区分父系母系,而汉语区分叔叔与舅舅,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背后文化差异。组织Family Tree Comparison活动,学生绘制自己家族树与课文中Sarah家族树进行比较,发现家庭结构异同。在语言实践环节,设计跨文化情境对话练习:How to introduce your family to a foreign friend?学生分组模拟与外国朋友交流场景,学习适当介绍家庭成员方式,避免文化误解。拓展阶段开展World Family Customs主题研究项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不同国家家庭习俗,如美国感恩节家庭聚会、英国下午茶传统、日本家庭尊老习俗等。在成果展示环节,各小组制作文化海报并用英语介绍,全班共同讨论如何尊重不同家庭文化传统。教师指导学生撰写文化反思日记,记录学习过程中文化观念变化。通过家庭主题跨文化教学,学生不仅学习语言知识,更深入理解文化差异,形成尊重多元文化态度,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为未来的国际交流奠定基础。

结论:互动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路径构成有机整体,形成系统完整教学体系。以构建语言理解能力互动教学模式为基础,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探究教学方法为核心,提升学生认知水平;以提升跨文化交际素养实践教学路径为延伸,拓展学生国际视野。这三方面教学策略相互支撑、协同发展,共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未来初中英语教学应继续深化课堂改革,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万燕华. 聚焦核心素养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J]. 英语教师,2020,20(16):174-175,179.

[2] 顾红贤. 聚焦初中英语核心素养——例谈初中英语课堂对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J]. 散文百家(下),2019(5):216.

[3] 旷冬梅. 浅析初中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式[J]. 电脑校园,2024(13):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