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教育培养路径探析
第一作者:闫辉 第二作者:王星杰
河南农业大学 450000 河南地矿职业学院 450000
[摘要]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代表,是高校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打造一支具有强烈示范作用的学生干部队伍,对于加强学生管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大学生的新期待、新要求而创新性开展的一项固本强基、凝心聚力杰出复合人才培养工程。本文将简要阐述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学生干部培养的困境,并探究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教育培养的有效策略,为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生干部;教育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寄语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新时代的大学生,特别是作为新时代大学生中优秀分子的学生干部,必须把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的殷切期望和时代要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切实发挥好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努力成为能堪重任的时代新人。为此,高校还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查摆问题、对症下药,不断深化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本文立足于现实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应对对策,为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一、高校管理问题及学生干部培养困境
当前,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深刻剖析其背后的成因,才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做到有的放矢。一是成长与服务顾此失彼。个别学生干部,比较关注个人能力提升,一心追求在组织上的进步,老师“得力助手”角色扮演得很好,广大青年学生宣传员、服务员、组织员和办事员角色扮演得有些牵强,在领导老师面前一个样,在青年学生面前另一个样,在服务工作中有时会出现“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情况,正如葫芦掉到井里一样,貌似深入了,其实还是在表面打转。二是工作与学业存在失衡。极少数学生干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未能平衡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时常会以活动之名请假、旷课,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甚至出现挂科情况。这些学生干部,只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却未认识到青年学生的第一要务仍是读书学习,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三是功利与修养价值错位。极少数学生干部,加入学生组织动机不纯,为的就是要这样一份经历,给自己镀镀金、加加分,以便日后自己在组织晋升、党(团)员发展、评优评奖和就业创业等方面增添筹码。这些学生干部,长期遭受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思想的侵染,尚未完全把服务广大青年学生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二、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教育培养路径
新时代背景之下,高校学生管理方式应立足于时代发展诉求及学生特点,开展针对性管理。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要加强对学生干部心理层面的关注,指导其找准自身角色定位,建立健全选拔任用机制,强化过程监督考核评价,通过严管厚爱、言传身教提升其管理和自我管理能力。
(一)优化管理机制,做好选用结合。学校应从学生干部选拔、教育、管理、考核等方面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做好学生干部管理顶层设计,将学校管理与院系管理相结合,制定分级管理模式,加强院系之间的联系,由学校进行大方向的管理,具体管理制度由每个院系根据自身专业的不同进行调整,使管理更加具有针对性,为学生干部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做好配套考核和评价机制,定期检查管理情况,调动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机制,提高选拔标准。调研中发现,许多高校缺乏完善的选拔机制,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形式单一,为了提高学生干部素养,必须提高选拔标准,完善选拔机制,选出优秀的学生,充实学生干部团队。一方面,要建立民主的选拔程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选拔过程,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另一方面,要遵循“德在才前”的选拔任用标准,要求学生既要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又要就有良好的品德,保证“才”与“德” 的整体统一,才能够在工作中认真务实,保证学习任务和管理工作圆满完成。
(二)坚持严管厚爱,做好考核评价。学生干部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执行者,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桥梁,学生干部自身的专业素质、管理能力和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管理质量,为此要完善学生干部管理考核机制,通过评价和考核机制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监督考核机制在学生干部培养中发挥了指挥棒的作用,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自身特点,不断完善监督考核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应该包括正反两个维度,既要严管,也要厚爱,既要正向激励,也要反向制约。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干部工作职责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考核指标。考核指标既要有辅导员的考评意见,也要有学生干部服务群体的意见。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监督考评,全面反映学生干部在工作中的表现,督促其保持优良的工作作风。
(三)强化责任意识,做好教育培养。教师的言传身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坚持言行雅正是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之一。高校辅导员、班主任作为学生干部的直接指导者、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的治学态度、行为习惯、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辅导员、班主任要时刻为人师表,严格遵循“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要求,谨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育者先受教育”的谆谆教诲,不懈学习,不仅教学生学习、教学生做事,更要教学生做人。当学生干部有“一杯水”的需要时,教师要保持有“一桶水”的泰然,时刻能够从人生哲理和现实需要方面指导、教育学生干部。另一方面要做好学生干部培养体系建设,着手组织新一任期学生干部的团体培训工作,包括团队意识、服务意识以及责任意识等。学生干部培养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户外素质拓展、新老干部交流会以及常规的干部培训会等。另外,还要加强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作为学生干部一定要做到敢于担当,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教育中,学校要意识到学生干部培养的重要性,完善管理机制,选拔优秀学生干部,完善评价和考核机制,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明确责任管理,加强学生干部对工作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干部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让学生干部明确管理与服务职能,做好管理工作,解决高校管理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效率、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新时期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晋,李玥,李妍.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探究与培养路径探索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23(03):85-87.
[2]康雷.专职辅导员视角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路径——以四川省属地方高校A学校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3,9(03):18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