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项目式综合与实践探究评价初探

作者

卢吉好

和田地区墨玉县奎牙镇小学848100

摘要:本文围绕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评价体系展开探讨,从项目式评价体系构建、探究性任务设计及多元化评估方法三个维度进行分析。通过对评价体系框架搭建、评价标准确立、任务情境创设、学习活动组织、过程性评估工具运用及结果性评估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完善且具有操作性强、适应性广泛、发展性突出特点评价机制。基于项目式学习理念构建评价体系,融合探究性任务设计,结合多元化评估方法,能够全面客观反映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状况,为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数学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一、项目式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项目式评价体系构建需立足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围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展开,通过建立科学合理评价标准,构筑完整评价框架,形成全方位评价机制。优质评价体系应当包含目标导向、过程监控、结果评定三大核心要素,且各要素间存在紧密逻辑联系,共同作用于学生数学学习全过程。目标导向层面注重评价指标科学性与合理性,围绕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方面设置评价维度;过程监控层面强调评价方式灵活性与实效性,从知识理解、能力应用、情感态度等角度实施全程跟踪;结果评定层面突出评价结论客观性与发展性,为学生提供全面客观反馈,促进学生持续进步。

项目式评价体系应用过程中应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参与评价作用,构建立体化评价网络。教师作为评价主导者,应客观公正、全面细致地观察记录学生学习表现,关注学生思维过程与解决问题策略;学生作为评价参与者,通过自评互评方式,增强自我认知与反思能力;家长作为评价支持者,从家庭视角补充学校评价,形成家校合力。评价体系应用还需关注评价工具科学性,借助数学学习档案袋、项目成果展示、过程性记录表等多种工具,综合采集学生学习数据,形成丰富评价信息库,为评价结论提供充分依据。

二、探究性任务设计与实施

探究性任务设计应紧扣数学核心概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融入真实情境,创设问题解决空间,构建学生主体性学习机会。优质探究任务需聚焦学科本质,围绕重要概念展开,从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出发,建立知识连接桥梁,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假设、形成结论完整思维历程。探究任务应具备开放性与挑战性并存特点,为学生提供多元思考路径与解决方案可能性,激发探究兴趣与思维潜能;应具备实践性与生活化特征,将抽象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情境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数学价值;应具备层次性与适切性特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设置合理难度梯度,既可触及又有挑战。任务设计应注重问题情境创设,通过故事引入、实物演示、实验操作等方式,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增强学习体验感;应注重探究过程引导,通过设置思考点、提供必要工具、安排研讨环节等方式,支持学生自主探究。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学习为例,应当围绕超市购物主题设计项目探究任务。该项目以班级生日会采购计划为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小数乘法计算方法与应用。任务开始阶段,教师呈现班级生日会物品清单,包含多种物品单价与数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精确计算总费用,自然引入小数乘法问题情境。探究阶段,学生按照发现规律—提出猜想—验证应用—总结反思步骤进行探究,先通过观察分析已知案例,发现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提出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猜想;然后通过模拟实物操作,验证小数乘法计算结果合理性,理解计算本质;接着结合购物清单,应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知识应用价值;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与应用技巧。任务实施全过程中,教师扮演引导者角色,通过提问启发、适时点拨、资源提供等方式支持学生探究活动。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多元化评估方法与策略

多元化评估方法应兼顾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构建完整评估链条,全面客观反映学生学习状况。形成性评估关注学习过程,通过观察记录、动态跟踪、即时反馈方式,监测学习进展,调整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改进;终结性评估聚焦学习成果,通过作品展示、汇报交流、测试考核等形式,检验学习目标达成度,总结学习效果。多元化评估体系应注重评估维度扩展,突破传统单一知识考核局限,将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纳入评估范畴,使评估内容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应注重评估主体多样化,鼓励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参与评估,形成多角度观察,提高评估客观性;应注重评估工具丰富性,运用观察量表、反思日记、档案袋、作品集等多种工具采集评估信息,绘制学生全面学习画像。评估结果还应兼具诊断功能与发展功能,既能发现学习问题,又能激发学习潜能,为学生持续进步提供动力支持。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为例,可构建多元化评估体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围绕知识理解、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三个维度设计评估方案。探究阶段,学生通过水果超市购物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教师运用结构化观察表记录学生参与度、思维表现、解决策略等关键信息,为即时指导提供依据;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解决实际计算问题,教师采用走动式巡视,捕捉典型错误与闪光点,进行针对性点拨;学生互评环节,同伴间交流验证计算结果,检查推理过程,提出改进建议,培养质疑反思能力。整合应用阶段,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班级图书角购书问题,计算不同种类图书总价,教师通过任务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制作计算步骤提示卡作为学习成果,展示个人理解与创意;学生撰写学习反思日记,记录学习心得与困惑,增强元认知能力。课后延伸阶段,学生完成项目作业家庭购物小助手,将所学计算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家长参与评价,从生活应用角度补充评估信息。整个评估过程注重即时反馈与改进指导,通过口头点评、书面批注、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实现螺旋式提升。

结论: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项目式综合与实践探究评价进行深入探讨,构建了包含评价体系建设、探究任务设计、多元评估方法三大核心要素评价框架。科学合理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反映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状况;富有挑战性探究任务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多元化评估方法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成长支持,促进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未来探究可进一步探索评价结果应用策略,完善评价反馈机制,建立更加科学完善评价体系,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 贾荣芳.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项目式教学"实践[J]. 基础教育论坛,2020(15):31-32. DOI:10.3969/j.issn.1674-6023.2020.15.016.

[2] 魏佳,张清越. 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开发·设计·反思[J]. 数学教育学报,2024,33(3):52-56.

[3] 王妍.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小学教学研究,2024(15):46-48. DOI:10.3969/j.issn.1006-284X.2024.1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