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加强设备管理实现降本增效的具体措施探讨
李萌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11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建筑企业加强设备管理的多项对策,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包括完善设备采购管理、建立设备档案、强化定期维护、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方面的措施。通过优化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和调度,建筑企业能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
关键词:建筑企业;设备管理;降本增效
随着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成本压力不断增加,设备管理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许多建筑企业面临设备使用不规范、维护不到位、闲置时间过长等问题,导致设备资源浪费。加强设备管理能够有效提升设备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从而在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一、降本增效的概念
成本降低与效益提升策略涉及企业对资源分配的优化、生产力的增强以及无效消耗与浪费的削减,因此达成成本削减与收益增进的双重目标。该理念不仅聚焦于经济成本的有效管理,尤为强调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涵盖增进作业效能、优化运作程序、增强商品品质等维度。在建筑行业中,降本增效的核心任务是通过设备管理、项目流程优化、人员培训等手段,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确保在保证项目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并提升工程效益[1]。降本增效不仅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建筑企业加强设备管理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意义
强化设施维护对于降低建筑企业成本与提升运营效率具有至关紧要的作用。首先,设备维护与调控的效能及其维护成本的经济性紧密相联。有效的设施维护有助于提升设施的使用期限,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及生产中断时长,因此减少了对设备维护与更替的周期性需求,降低非必要开支。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日常保养,企业可以减少设备的闲置、浪费和超负荷运转情况,充分发挥设备的经济效益。其次,设备管理的优化有助于提升项目的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进度的顺利推进,减少因设备问题导致的施工延误。在复杂的工程项目中,及时的设备维护和合理的设备调度可以大大提高工期的可控性,降低因设备管理不善造成的额外成本[2]。最后,设备管理的强化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项目,获得更好的市场回报。
三、建筑企业加强设备管理实现降本增效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设备采购管理
在建筑企业的设备管理中,采购环节至关重要。首先,企业应根据项目需求和长期发展规划,合理确定设备采购清单,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采购。采购前要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充分了解设备的性能、技术参数、质量和售后服务等因素,确保采购的设备符合项目需求并具备较高的性价比。同时,建立严格的采购审批制度,明确采购人员的职责和权限,避免因审批不严导致的采购浪费或不合规设备的引进。加强与设备供应商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及时供应,减少设备采购的风险。其次,企业可以通过集中采购、批量采购等方式实现规模效应,降低单台设备的采购成本。此外,企业应定期对采购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设备的实际性能和项目需求,适时调整采购策略。在采购时,除了考虑设备本身的价格外,还要综合考虑设备的维护成本、能源消耗以及预期使用寿命等因素,确保采购的设备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率。
(二)建立设备档案
构建周密的设施记录体系系建筑企业强化设备治理、提升设备应用效能及拓展设备使用年限的关键途径。首先,企业需为每一台设备编制详尽的记录资料,采集并存储关于设备的基本属性数据,涵盖设备规格型号、制造商信息、采购日期、预期使用年限以及维护保养记录等。此类资讯亦对器械的追踪与维护工作提供显著支持,亦可为设备之后续保养与修缮提供参照资料。此外,设备档案应当与企业的资产管理系统紧密结合,形成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模式,确保设备信息实时更新,便于管理人员进行查询和决策。通过对设备档案的全面记录,企业能够精准掌握每台设备的使用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维护,避免设备管理的盲目性。其次,设备档案的建立有助于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通过对设备档案的定期审核和更新,企业可以及时发现设备使用中的潜在问题,提前进行维修或更换,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工期延误和额外成本。同时,设备档案还应当记录设备的维修保养记录、使用频率、故障历史等信息,为设备的优化配置和调度提供数据支持。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档案系统快速了解设备的状态,合理调配设备,确保设备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设备闲置和浪费。
(三)强化设备定期维护
强化设备的定期维护是确保设备长期高效运行、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的关键措施。首先,企业应制定严格的设备维护计划,根据不同设备的特点和使用强度,确定合理的维护周期和内容。维护计划应涵盖设备的日常检查、清洁、润滑、校准等基础工作,并特别关注高负荷、高风险设备的定期保养。此外,企业还应配置专门的技术人员或团队负责设备维护工作,确保维护操作规范、细致到位。设备的定期维护应形成系统化管理,记录每次维护的详细内容,包括检查项目、发现问题、处理措施和维修记录等,以便后续跟踪和分析。通过定期维护,不仅能有效预防设备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能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的施工延误。其次,企业应加强维护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技术的现代化。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维护成为提升设备管理效率的重要趋势。例如,企业可以采用物联网技术为设备配备传感器,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并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设备的潜在故障点,提前采取措施进行维修。这种智能化、数据化的设备管理方式能够显著降低人工检查的时间和成本,提高维护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企业应鼓励定期培训设备维护人员,提升其技术水平和故障排除能力,确保设备维护工作的专业性。
(四)提高设备利用率
提高设备利用率是建筑企业降低设备成本、提升效益的重要途径。首先,企业应合理规划设备的使用安排,避免设备闲置和重复采购。通过对项目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准确预判各类设备的使用频率和时间,从而制定合理的设备调度计划,确保设备能够在项目不同阶段得到充分利用。对于长期项目和多个项目交叉进行的情况,可以采用设备共享或调度机制,在保证设备需求的前提下,最大化设备的使用效率。此外,企业还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通过设备管理软件对设备使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及时调整设备的配置和调度,避免设备空闲和低效运行。其次,企业可以通过优化施工工序和提高项目管理效率来提升设备的利用率。在施工过程中,设备的闲置往往是由于工序安排不合理或者项目管理的不到位造成的。
四、结语
通过加强设备管理,建筑企业能够在提高设备利用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此举不仅有利于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增强企业于市场竞争领域的战略优势,仍可保障施工进度的准时性与工程品质的达标。未来,伴随着科技进步的持续演进,智能化工具的运用有望成为提高运作效能与削减经济负担的关键策略,为建筑行业注入更广阔的盈利潜力与长期发展的契机。
参考文献:
[1] 武少争.浅析建筑企业降本增效的途径和方法[J].户外装备, 2023:545.
[2] 张成.探索建筑施工企业降本增效的新路径[J].活力, 2024(16):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