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在数字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刘真真

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 200030

摘要:随着数字传媒行业的迅猛发展,中职数字传媒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传媒人才的需求。产教融合作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为数字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数字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与优势,结合校企合作、项目驱动与课程共建等具体案例,提出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以期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关键词:产教融合;数字传媒;实践教学;校企合作

数字传媒作为融合创意设计、技术实现与传播效果的新兴学科,具有高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随着产业对新媒体内容创作、数字视觉表达、互动传播等能力的需求不断升级,中职数字传媒教育面临课程内容滞后、实践平台不足、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脱节等问题。产教融合作为连接中职与行业的重要桥梁,能够有效推动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同步更新,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本文从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数字传媒专业特点,探索其在实践教学阶段的有效应用路径。

一、数字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实践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

数字传媒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平台不断涌现。然而,部分中职数字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更新缓慢,仍聚焦于传统的平面设计、简单视频剪辑等基础技能,与当下热门的短视频运营、虚拟现实内容创作、人工智能辅助传媒生产等行业需求严重脱节。例如,行业内对短视频脚本创作、特效制作以及数据分析能力要求颇高,但学校实践课程中相关内容占比极少,导致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面对实际项目时束手无策,无法快速适应岗位需求,需企业花费大量时间与成本进行二次培训。​

1.2 实训平台建设滞后,资源利用率低​

实训平台是数字传媒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但许多院校的实训平台建设滞后。设备陈旧老化,如计算机配置无法满足高清视频编辑、3D 建模等复杂操作需求;软件更新不及时,与行业主流软件版本存在差距。同时,实训平台缺乏有效管理,资源利用率低。部分实训设备长期闲置,实践课程安排不合理,导致学生实际操作时间不足。一些学校虽搭建了线上实训平台,但功能单一,仅能进行简单作业提交与批改,无法模拟真实项目流程,难以发挥实训平台应有的实践教学支撑作用。​

1.3 师资结构单一,缺乏产业背景支撑​

目前,数字传媒专业师资队伍中,多数教师从中职毕业后直接任教,缺乏在数字传媒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这使得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难以将行业最新案例、技术应用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例如,在讲解新媒体营销课程时,因缺乏实战经验,教师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向学生传授实际项目中的营销技巧、客户沟通策略等关键知识。而且,师资结构单一,缺少具有丰富产业背景的兼职教师,无法为学生带来一线行业动态与实践指导,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核心内涵与应用路径​

2.1 校企共建实践平台,打造真实项目环境​

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校企共建实践平台,企业凭借自身在行业内的资源与项目经验,与学校共同打造贴近真实工作场景的实践环境。例如,学校与知名影视制作公司合作,共建影视后期制作实训基地,引入企业最新的剪辑设备、特效制作软件,按照企业项目流程设置实训环节。学生在该平台上,可参与企业实际影视项目制作,从剧本创作、分镜头设计到后期剪辑、特效合成,全程体验真实项目运作,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毕业后能无缝对接企业岗位需求。​

2.2 双师型团队教学,提升指导能力与行业接轨度​

双师型团队由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一线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组成。校内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负责系统知识传授;企业导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带来行业最新技术与项目案例。在课程教学中,双方共同备课、授课。如在新媒体运营课程中,校内教师讲解新媒体平台运营理论,企业导师则分享实际运营项目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实战,如制定社交媒体推广方案、分析运营数据等,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使教学与行业实际紧密接轨。​

2.3 项目驱动教学设计,重构课程体系与评价标准​

产教融合下,以项目驱动教学设计,根据企业实际项目需求重构课程体系。将企业项目拆解为多个教学模块,融入相关课程。例如,以一个完整的电商广告项目为驱动,将广告策划、创意设计、视频拍摄与制作等课程串联起来。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同时,改革评价标准,从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转变为以项目完成质量、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等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通过企业导师、校内教师共同评价,确保评价结果更符合行业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产教融合在数字传媒实践教学中的实施成效与优化建议​

3.1 学生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通过产教融合,学生在真实项目环境中锻炼,实践能力大幅提升。如参与校企合作短视频项目的学生,熟练掌握了从创意策划到拍摄剪辑的全流程技能,能够独立制作高质量短视频作品。在就业市场上,这些学生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扎实的专业技能,更受企业青睐。据统计,实施产教融合的院校数字传媒专业学生就业率较以往提高了 20%,就业薪资也有明显增长,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3.2 教学资源与行业资源的深度整合​

产教融合促进了教学资源与行业资源深度整合。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设备、最新软件、实际项目案例等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学校则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与技术支持,如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参与企业技术研发等。例如,企业将新开发的虚拟现实内容创作工具引入学校教学,学校利用专业知识协助企业优化工具功能,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数字传媒实践教学与行业发展相互促进。​

3.3 建立协同共赢机制,深化融合持续性发展​

为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性发展,需建立协同共赢机制。学校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等环节,确保人才培养符合企业需求;学校为企业提供定制化人才培养服务,解决企业人才短缺问题。同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积极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项目扶持等奖励,激发企业参与积极性,形成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协同,推动产教融合持续深入发展。​

4结语

产教融合为数字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是推动教育模式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机制、完善“教—学—做—赛”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意识。未来应不断探索产教协同育人的新路径,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同步更新,真正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王子豪,林晓彤. 产教融合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传媒论坛, 2022(10): 96-99.

[2]刘梦琪,周欣怡. 基于项目驱动的数字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 现代职业教育, 2021(36): 88-90.

[3]赵俊杰,何逸凡. 校企合作在数字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路径[J]. 教育现代化, 2020, 7(23): 41-44.

[4]宋雨晴,张浩然. 高职院校数字传媒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23(12): 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