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素养提升的幼儿运动游戏设计策略研究
浦新梅
启东市长江幼儿园 江苏启东 226200
一、引言
身体素养作为幼儿全面发展的核心要素,涵盖力量、协调性、耐力、灵敏性等身体素质,以及运动兴趣、规则意识、合作精神等心理与社会能力。在幼儿阶段,科学设计的运动游戏不仅能促进生理机能发育,更能通过情境化、趣味化的活动激发其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动力 [1]。本文基于身体素养提升,从游戏设计原则、类型创新、环境融合及评价反馈四个方面,进行幼儿运动游戏设计策略。
一、分层设计:适配幼儿的设计原则
2.1 年龄适配性:分阶段设计动作难度
小班(3-4 岁):以基础动作稳定性为核心,设计“小动物模仿秀”“彩虹伞抓泡泡”等游戏,重点发展爬行、抓握、单脚站立等技能。例如,通过“小熊运粮”游戏,要求幼儿用勺子托球行走,培养平衡感与手眼协调。
中班(4-5 岁):强化动作协调性与力量控制,引入“小小消防员”“丛林探险”等主题游戏。如设置高低不同的攀爬架,要求幼儿完成“穿越隧道 - 攀爬绳网- 跨越障碍”组合任务,提升全身力量与空间感知能力。
大班(5-6 岁):注重综合体能与策略运用,设计“团队接力赛”“定向寻宝”等竞技合作类游戏。例如,在“解救小动物”任务中,幼儿需分组规划路线、分配角色,通过跳跃、投掷、钻爬等动作完成挑战,培养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2]。
2.2 个体差异性:动态调整游戏规则
强度分级:在“跳高挑战”中设置 30cm 、 40cm 、 50cm 三档高度,允许幼儿自主选择或逐步升级;工具适配:为力量较弱幼儿提供轻质泡沫球,为能力突出者使用加重沙包;角色分配:在团队游戏中,安排体能优异者担任“队长”或“先锋”,引导其通过帮助同伴获得成就感。
三、多元创新:激发潜能的游戏类型
3.1 花样体育游戏:技能整合与兴趣激发
3.1.1 小小运动员
跳高环节:设置动物图案靶心,幼儿需跳跃触碰目标,教师通过“跳到小兔子位置!”等指令引导动作精准性;球类训练:采用“抛接彩虹球”游戏,幼儿与教师双向投掷,逐步增加距离与速度,提升反应能力;跳绳挑战:引入计数竞赛与花样跳绳(如交叉跳、双人跳),增强节奏感与创造力[3]。
3.1.2 体能大循环
将平衡木、软梯、跳箱等器械组合成循环赛道,幼儿需连续完成走、跑、跳、爬等动作,教师记录完成时间并鼓励突破自我。
3.2 表演运动游戏:叙事情境与角色代入
3.2.1 结合绘本故事构建沉浸式体验,
骑士森林穿越:幼儿骑平衡车绕过树桩障碍,教师通过“小心!前方有魔法绳网!”等语言提示调整动作;山丘攀登:利用斜坡与软垫模拟山地,要求幼儿以匍匐、侧滚等姿势通过,培养上肢力量与身体控制;河流跨越:设置不同宽度的“水流带”,幼儿需选择跳跃或平衡木通行,教师引导其观察环境并制定策略。
3.2.2 角色反馈机制
游戏结束后组织“骑士分享会”,鼓励幼儿描述挑战经历(如“我是如何稳住平衡车的”),教师总结其展现的勇气与智慧,强化心理韧性。
3.3 户外自然游戏:环境互动与生态感知
3.3.1 利用自然元素设计开放性活动
(1)“小动物扔沙包大赛”:动作模仿:幼儿观察真实小动物(如兔子跳跃、猫咪扑抓)后,选择角色进行沙包投掷,教师通过“小兔子用后腿发力!”等提示纠正技术动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
(2)“自然障碍赛”:利用草地、沙坑、斜坡等地形设计赛道,幼儿需完成“翻越土坡 - 跨越水坑 - 收集树叶”等任务,教师引导其利用环境特点调整运动策略。
四、环境融合:支持发展的空间建构
4.1 物理环境优化
安全与挑战平衡:室内铺设防滑地垫,设置软包护角;户外提供多材质路面(如草皮、沙地、木栈道),刺激足底感官发育。
器械创新使用:将废旧轮胎改造成“障碍隧道”或“平衡桥”;用 PVC 管搭建“迷宫赛道”,幼儿需弯腰、侧身通过,提升空间感知能力[4]。
4.2 心理环境营造
积极反馈机制:教师采用“具体化表扬”(如“你跳高时膝盖弯曲得很好!”);设置“勇气勋章”“合作之星”等奖励,强化正向行为。
自主选择权:允许幼儿在游戏中自由切换角色或调整难度;提供“游戏设计卡”,鼓励其提出新规则(如“接力赛可以增加传球环节吗?”)。
五、评价反馈:持续优化的反馈机制
5.1 过程性评价工具
观察记录表:记录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协调性、耐力、合作意愿等维度,例如:能否独立完成攀爬任务?是否主动帮助同伴整理器材?
技术辅助手段:使用智能手环监测心率变化,确保运动强度适宜;通过动作捕捉摄像头分析跳跃姿势,提供个性化改进建议。
5.2 结果性评价方法
身体素养量表:从幼儿力量、速度、灵敏性等指标量化评分,对比游戏干预前后数据变化。
家长反馈问卷:定期收集家长对幼儿睡眠质量、食欲、情绪等生活表现的观察,评估游戏对整体健康的影响。
结语
身体素养提升的幼儿运动游戏设计需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兼顾安全性、趣味性与发展性。通过分层设计、类型创新、环境融合及数据驱动的评价,可有效激发幼儿运动潜能,为其提升身体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婉睿 , 孙锋 . 幼儿园体育教学创新:游戏化策略的深度融合与实践探索 [C]// 全国青少年体育联合会幼儿体育分会 ,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 . 第二届全国幼儿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 . 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2024:18-19.
[2] 郭九洲 . 身体素养理论视域下 5-6 岁幼儿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课程设计与实证研究 [D]. 吉林大学 ,2023.
[3] 俞晓英 . 基于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幼儿学习素养提升策略探究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5,(06):95-97.
[4] 朱月 . 户外运动游戏中提升幼儿平衡能力的实践研究 [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 20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