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多元策略提升聋校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探究

作者

邱红 魏汉华

南平市盲聋哑学校 353100

摘要:本文聚焦聋校小学语文教学环境中多元策略应用,通过分析当前应用现状,探索出一套系统融入路径,建立相应保障机制,力求提升聋校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多元策略应用能够有效激发聋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增强教学针对性,改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主学习习惯。结果为聋校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实践指导,对促进特殊教育质量提升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聋校教育;小学语文;多元策略

引言:聋校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特殊挑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听障学生学习需求,亟需引入多元策略,构建适合听障学生特点教学体系。本文基于听障学生认知特点与语言发展规律,探索多元策略在聋校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旨在破解听障学生语言学习困境,提升教学实效。通过实地调查与教学实践,分析现状,探索路径,构建机制,期望为聋校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有益参考,促进特殊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一、多元策略在聋校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现状

聋校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元策略应用呈现显著特点与不足,当前教师普遍意识到传统单一教学方法局限性,开始探索引入多样化教学策略。视觉教学策略成为主流,教师广泛采用图片、实物、视频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文本理解;部分教师尝试融入情境教学策略,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多媒体教学策略逐渐普及,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丰富教学手段,增强课堂吸引力;同时体验式教学策略也在部分学校试行,通过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语言知识。尽管如此,现阶段多元策略应用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应用深度不够,多停留在表面形式,未能与语文学科特点深度融合;缺乏系统性,策略选择较为随意,未形成完整体系;教师专业能力有限,部分教师缺乏特殊教育背景,对听障学生认知特点理解不够,导致策略实施效果不佳。

目前聋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严重,城乡差距明显,优质教学资源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聋校,导致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专业特教师资紧缺,既懂特殊教育又通晓语文教学方法人才少之又数。而且家校合作机制不健全,家长教育理念落后,对学校教育支持不足,导致课内外教育脱节;且评价体系单一,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制约多元策略推广应用。

二、多元策略融入聋校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路径

聋校小学语文教学融入多元策略需坚持系统规划与循序渐进原则,先应建立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听力损失程度、认知能力与语言基础进行科学分组,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多感官教学法,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通道补偿听觉缺陷,如采用图文并茂教材、触摸性教具及形体语言等手段增强信息输入。强化直观教学原则,抽象概念具象化,借助实物演示、情境模拟及图示法等方式降低学习难度;并注重互动体验,创设丰富教学情境,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在参与中习得语言知识。同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听觉设备等工具优化教学效果,如使用字幕视频、手语翻译软件等满足听障学生特殊需求。

课程资源整合亦为关键环节,教师应充分挖掘校本课程资源,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开发特色教材;利用社区资源拓展教学空间,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场所,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善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筛选适合听障学生优质网络课程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学科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将语文学习与数学、科学等学科内容有机结合,创设综合性学习任务;强化生活导向,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素材作为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还要突出个性化辅导,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提供精准帮扶;加强阅读写作联动,构建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良性循环,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三、多元策略优化聋校小学语文教学保障机制

聋校小学语文教学多元策略实施需要健全完善保障机制,一是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通过定期组织专题培训,邀请特殊教育专家讲座,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建立传帮带机制,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并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将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支持教师考取特殊教育相关资格证书,提升专业化水平。二是优化教学环境,增添设施设备,配备现代化听觉辅助设备如调频系统、小组讨论设备等;改善教室声学环境,降低背景噪音;增设多功能教室,满足不同教学活动需求;构建数字化学习平台,提供在线学习资源。

完善管理机制也是重要保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多元策略应用指导纲要,明确实施标准与要求;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将教学创新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设立教学创新奖项激发教师积极性;构建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定期评估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改进教学策略。教研活动常态化是提升教学质量重要途径,组织定期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并分享成功案例;进行随堂听课,互相评课,促进共同提高;推广优秀教学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跨校合作交流亦应加强,建立区域联动机制促进资源共享;组织跨校教研活动,互相取长补短;开展协同创新项目共同攻克教学难题。

结论:本文通过对聋校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探索多元策略融入实施路径,构建相应保障机制,形成了较为完整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多元策略应用能够显著提升聋校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根据听障学生认知特点选择恰当教学策略,构建科学合理教学体系。实施过程中应坚持分层教学、多感官刺激、情境创设原则,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完善评价机制,推进家校协同。未来聋校小学语文教学应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创新,为听障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冉丽. 聋校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J]. 新课程,2020(51):5.

[2] 谷萌. 如何在聋校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艺术教育[J]. 南北桥,2021(6):63.

[3] 胡亚琴. 聋校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 互动软件,2021(4):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