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强化训练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孙红香
东光县第一中学 河北沧州 061699
引言:新高考改革推动英语考试题型不断创新,读后续写作为其中的代表,要求学生在透彻理解篇章的基础上,对情节进行合理延展与再创作。该过程对语言掌控和思维生成提出了双重挑战,也为“以生为本”的课堂理念提供了落脚点。教师若能在教学实践中设计有效的强化训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思维碰撞与语言输出中自主探究,就能真正促进主体性成长,解决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的“输入多、输出弱”难题。
一、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强化训练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整体提升
在持续的读后续写训练中,学生首先要深度理解原文情境,再对情节进行延伸与重构,并以英语完成输出。此过程促使他们主动调用词汇、语法与篇章知识,将思考转化为连贯文本。反复经历“阅读—构思—表达”的循环后,学生逐渐摆脱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形成自驱的创作习惯,语言使用的熟练度和准确性随之稳步提升。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性表达能力
读后续写的核心在于开放性。只有唤醒主体意识,学生才敢打破既有框架,为故事注入个性化的情感与想象。在独立构思情节、塑造人物的过程中,他们不断运用发散思维,寻求与原文逻辑相契合的新落点,由此锻炼创造性表达能力。这种以创作为导向的训练,是传统单向输入模式难以替代的。
(三)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情感
强化训练强调学生的主导地位,鼓励自主解读文本、设计故事走向。亲历续写的过程,让英语学习从枯燥的记忆转化为富于趣味与挑战的表达活动。随着作品完成带来的成就感,学生更易体验到语言学习的价值和乐趣,从而激发持久的学习动力与积极情感。
二、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强化训练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真实且丰富的语言情境,强化学生主体参与感
在设计读后续写训练时,教师宜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遴选能够触动青春情怀的材料,使学习者在情感上迅速产生共鸣。家庭琐事、校园体验以及同伴互动等主题,因贴近真实经历,往往能引发学生对故事人物的同理心。当学生活在这样的语境中,他们更愿意带着自身感受去补写情节、塑造人物,并以英语自然表达内心想法。情境设计不仅是阅读的“导火索”,更是激活主体意识的催化剂,一旦体验与故事深度融合,学生便会主动投入创作,进而在语言再现与情节创新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1]。
(二)优化教师指导方式,强化学生的自主创作意识
有效的读后续写课堂并不依赖预设答案,而重在激活学生的内在想象。教师可采用情境提问,如“若你处于主人公的境地,你接下来会如何处理冲突”,引导学生深入故事人物的心理与处境。讨论阶段,教师以鼓励式反馈代替单纯纠错,肯定独特视角与新颖表达,让学生感受到创意被尊重。逐步建立“提出问题—自主构思—分享交流—修订完善”的链条后,学生的创作意识便能持续增强。在这样的氛围下,他们敢于试错、愿意探索多元叙事路径,语言表达的活力与创造性由此得以释放。
(三)建立多样化评价体系,激发学生持续性主体投入
要让学生保持对续写创作的热情,仅靠终结性分数远远不够。教师可将自我评、同伴互评与教师诊断性评价结合,构建过程取向的多元体系。学生通过自评反思情节逻辑与语言精确度,再借互评吸收不同思路,最后在教师的综合点评中明确改进方向。如此一来,评价环节成为学习循环的重要一环,而非简单的得失判定。持续的反馈让学生直观感受个人进步,也促使他们在下一次创作中主动设定目标、调整策略,形成“自我驱动—协同提升—循环完善”的良性机制。
(四)开展小组合作互动,引导学生主体互促共进
在读后续写的深入训练中,教师宜有意识地把学生组织到合作小组,让成员围绕同一篇文本展开讨论与再创作。合作的过程离不开双向甚至多向交流:一方面,每位成员需阐释自己的情节设想与语言选材。另一方面,倾听、理解并吸收伙伴的观点同样重要。观点的碰撞往往能激发新的灵感,使原本单一的创意在共同探讨中不断丰富与深化。当学生意识到团队协作可以分担写作焦虑、拓展思维边界,他们会更乐于主动参与,从而体现出主体之间“互促共进”的学习动力。
(五)强化课后自主续写训练,培养学生主体自觉性
课堂之外的写作延伸对主体意识的巩固至关重要。教师可定期布置带有明确目标与评价要素的续写任务,鼓励学生在课余独立完成,然后借助平台提交,获取个性化的点拨。为了进一步激发积极性,还可以借助英语社团、读写角等形式,让学生公开展示作品并接受同伴提问与建议。这样一来,学生在不断“写—改—再写”的循环中,自然形成本体驱动的学习习惯,持续深化对语言与情节构建的思考[2]。
(六)实施分层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主体发展需求
学生在语言基础与写作经验上存在客观差异,因而读后续写训练需采用梯度设计。教师可依据诊断性评估,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发展区间,再匹配难度适当的续写主题与写作支架:基础扎实的同学可尝试多角度叙事或跨文化题材,挑战情节复杂度与语言多样性;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则从人生体验贴近、结构相对简单的故事入手,在成功体验中逐步提高表达信心。通过层级递进的任务安排,教师既保障了每位学生在“可接受难度”内稳步前行,也使学习主体性在满足个体需求的过程中得以充分激发,最终形成良性的自主发展循环。
三、结论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读后续写的教学功能已由单纯考查语言知识转向综合能力培育,学生主体性的充分释放正是这一转向能否落地的核心。实践表明,只要教师围绕“理解—构思—表达—反馈”这一链条持续优化教学设计,为学生营造真实而支持性强的写作情境,再辅以动态、立体的评价机制,就能够有效激活学习者的内在动机,使语言素养与创新思维在互动与反思中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叶乐红 .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强化训练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J]. 英语画刊( 高中版 ),2025,(19):76-78.
[2] 潘雯.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强化训练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J]. 英语画刊( 高中版 ),2021,(1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