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对策探究

作者

谈彦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摘要:本文针对中职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问题展开探究,分析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困境与成因,提出改革理念与方法,探索实践途径与评价机制。通过多元教学模式转换、情境创设、项目导向学习等手段,能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本文旨在为中职英语教师提供实用教学策略,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进程。

关键词:中职英语;创新思维;教学改革

引言:伴随全球化进程加速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增长。作为中等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不仅承担语言知识传授功能,更肩负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使命。然而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仍面临诸多挑战,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效果不尽理想。本文通过分析现状困境,探讨教学改革方向,提出实践路径,旨在构建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教学体系,提升中职英语教育质量。

一、中职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困境与成因

中职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呈现出教学方式单一、内容脱离实际、评价机制固化等问题。课堂中普遍存在满堂灌现象,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参与度低,互动环节缺乏,难以激发学习主动性。教材内容与职业需求脱节,过分强调语法词汇记忆,忽视语言应用能力培养。这种割裂于真实语境学习模式导致学生思维固化,习惯按既定模式解题答疑,缺乏质疑精神与创新意识。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仍偏重分数衡量,注重标准答案,忽视思维过程,无法有效评估创新能力。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部分教师习惯沿用陈旧教学方法,创新意识不足,专业发展动力不够。

学校硬件设施限制,现代化教学资源匮乏,难以支撑多样化教学活动开展。学生群体特点也造成一定困难,入学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动机不强,自信心不足,对创新思维训练存在畏难情绪。家长与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偏差,过分关注技能培训而轻视综合能力发展,加剧教学改革阻力。根源主要源于教育理念滞后,未能充分认识创新思维对职业发展重要性;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缺乏系统性创新能力培养规划;教学方法陈旧,未能适应现代教育需求;评价标准单一,无法激励创新行为。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形成中职英语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瓶颈。

二、中职英语课堂中创新思维培养的理念与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应确立学生中心、能力导向、创新驱动理念,转变教学范式。第一应该构建多元互动课堂模式,打破传统单向灌输方式,采用任务型、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策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教师角色转变为学习引导者、组织者、评价者,通过精心设计问题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思维火花。第二,注重情境创设与真实体验,将英语学习融入职业场景,通过模拟工作环境、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接近真实工作情境中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第三,实施分层教学,尊重个体差异,设计难度递进任务,满足不同基础学生需求,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

第四,推行项目导向学习,围绕主题设计综合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方案设计、成果展示等环节,培养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与创新解决问题能力。第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移动应用等手段,拓展学习空间与时间,创造丰富学习体验。例如组织英语微电影创作,让学生从剧本编写到拍摄剪辑全程参与,培养创意表达能力;开展英语配音大赛,锻炼语音语调控制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举办跨文化交流活动,增强国际视野与文化理解力。教学评价方面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注重考核学生思维敏捷度、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表现等方面。应该采用作品集评价、项目成果展示、同伴互评等多种形式,全面反映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状况。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中职英语活动中创新思维培养的途径与评价

将理论转化为实践,需要系统规划实施路径与评价机制。第一应开展课外英语活动,搭建创新思维展示平台。应该组织英语角、英语社团、英语文化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语言运用机会。英语角采取主题式讨论,围绕热点话题展开辩论,培养批判性思维;英语社团能细分为演讲、辩论、戏剧、写作等方向,满足不同兴趣需求;英语文化节融合表演、竞赛、展览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其二推行校企合作模式,引入行业真实项目。邀请企业人员参与教学设计,提供真实工作案例;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了解英语应用场景;安排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工作环境中锻炼英语沟通能力。其三建立创新激励机制,设立创新思维奖项,表彰具有独特见解学生;举办创新成果展,展示优秀作品;组织校际交流,拓宽视野。

其四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创新教学能力。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分享创新教学经验;开展专题培训,学习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鼓励行动探究,针对教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评价方面建立科学评价指标体系,从知识应用、问题解决、创意表达、团队协作等维度全面评估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情况。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方式,通过观察记录、访谈调查、成果分析等手段收集评价数据。特别关注学生思维转变过程,注重捕捉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反馈。同时引入多方评价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企业评价等,形成全方位评价网络。建立创新思维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在各类活动中表现与进步,形成发展性评价证据链。通过这些实践探索与科学评价,逐步构建起适合中职学生特点创新思维培养体系。

结论:中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必然选择。通过分析现状困境,明确改革方向,探索实践途径,能够逐步构建起系统完善培养体系。教学改革应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注重能力培养,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实践活动需丰富多彩,贴近职业需求,注重实效性。本文提出针对性策略与方法,旨在为中职英语教学提供参考,推动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进程。未来应进一步聚焦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特点,开发更具针对性教学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构建更加完善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邹春灿.谈谈中职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校园英语,2019,(29):80.

[2]贺雅涛.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网友世界,2014,(14):218.

[3]袁开平.中职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考试与评价,2013,(0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