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试论做好公立医院财税管理的有效措施

作者

余静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

引言:随着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主体之一,正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转型发展环境。一方面,新医改要求公立医院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增长,对公立医院的运营模式、补偿机制等造成了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以及药材与耗材零加成等政策的施行,对公立医院的财税管理提出了较大难题。现行的财税管理机制在新医改背景下的适应性较差,公立医院的财税管理活动也暴露出了较多问题。及时处理、解决这些问题是保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公立医院财税管理主要内容

(一)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公立医院财税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医院的资源配置情况、运营情况、战略目标的执行情况都有着较大影响。预算管理分为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两个环节。预算编制阶段,公立医院需要全面收集数据,包括收入数据、支出数据、经营数据等,从而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同时,公立医院需要明确财税管理的目标和工作流程,加强预算审核,为财税管理提供支持。预算执行阶段,公立医院需要严格落实财税管理的相关要求,规范资金使用流程,避免出现违规行为[1]。

预算编制要遵循统筹兼顾的原则,保证预算编制与医院的发展战略相匹配,且与医院的年度工作计划紧密结合。预算执行应保证执行的刚性,避免预算的随意调整影响预算编制效果,且要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追踪,保证预算的有效性。

(二)税务管理

公立医院在税务管理方面的工作主要是保证核心税种的合法性与合规性,积极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医院税务负担,对税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规避税务风险。公立医院的核心税种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为主,还包括一些其他税费,如印花税、附加税费等。虽然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收入是免征增值税的,但医院的非医疗服务,如药品销售、材料销售、培训服务、停车收费等都需要进行增值税的缴纳。企业所得税则是指除了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等免税收入外的一些应税收入,如非医疗经营性收入等,这些收入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由于需要医院代扣代缴,因此也包含在医院的税务管理内容中。

(三)资金资产管理

资金管理包括资金筹集管理、资金运营管理、资金投资管理等内容,是通过对资金进行分类管理保障医院的发展所需资金,盘活医院的存量资金,实现资金保值增值的重要举措。资产管理包括流动资产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等内容,重点在于减少资金的占用与物资损耗,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以及保证大型设备产出投入效益的提升。此外,公立医院涉及知识技术内容较多,这属于医院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交易转化也是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公立医院财税管理现存问题

(一)预算管理科学性较低

公立医院的财税管理问题在预算管理上表现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较低,预算管理往往难以形成对医院战略发展的有效支持,和医院的年度工作计划内容等结合不紧密。在当前业财融合的发展背景下,部分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仍然难以有效推动业财管理的进一步发展。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融合度较低,信息交流不畅,同时也是由于医院的财务管理转型较为缓慢,没有相应的复合型人才能够支撑科学的预算管理活动。

(二)内部监督考核不力

医院的财税管理工作是非公开工作,通常只需要向医院高层领导进行汇报。在此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上下级沟通不畅的问题,很多信息在二者之间没能实现有效共享,再加上财税工作执行不符合规范性要求,便有可能导致财税管理工作出现很大纰漏。 这主要是由于医院内部的监督考核工作没有有效实施,从人的角度来看对整体财税执行产生不利影响[2]。

(三)税务风险管理能力差

公立医院作为公共医疗单位,享有较多的优惠税收政策,因此在税务方面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都相对较差。而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医院的收入来源结构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税务的监管也相比之前更加严格。税务风险管理能力较差会导致医院的税收出现风险问题,如税务合规性问题等。同时也会影响到医院的税收筹划工作开展,导致许多政策红利难以充分利用,为医院造成严重的财务负担。

三、公立医院财税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全面深化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抓手,针对当前预算管理科学性不足的情况,应通过全面深化预算管理来保证预算水平的提升。首先,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应保证预算编制与战略规划深度融合,使预算编制以及后续的预算执行能够支撑医院战略规划的实施。具体来说,应有业务部门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进行业务计划的制定和资源需求的分析,财务部门根据业务部门的计划与分析情况,结、合医院的发展战略进行预算的编制活动。在此过程中,业务部门应积极与财务部门进行通力合作,双方协作保证编制具备科学性与前瞻性。其次,针对预算的审批活动,为了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审批程序,预算审批应由医院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各部门负责人需对预算进行把关,并对预算执行结果负责。在审批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确保预算与医院整体发展目标一致,提高预算的可行性[3]。最后,应当完善预算相关的考评体系,通过将预算执行内容与个人绩效考评、科室绩效考评相关联,保证预算的刚性执行。

(二)加强财税管理复合型人才建设

财税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的支撑,公立医院的传统财务管理人才对于现代化的财税管理工具和税务风险管理等内容的认知水平较低。医院应通过现代化培训来推动财务管理人员知识水平与技能的提升,并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与财税管理技能,保证各项财税管理活动的顺利实施。在人才引进方面,则应积极引进具有信息建设能力、财务分析能力、税务筹划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丰富财税管理团队的人才结构。此外,还可以通过创设财务BP 等新的职业岗位来推动业财融合,保证财税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还有利于激发财税管理人才的活力。

(三)健全税务风险管理机制

税务风险管理的不足主要是由于税务风险管理的机制建设不完善。健全税务管理风险机制应从税务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的建设入手,将税务相关的财务、审计、资产等部门进行整合,建立专门的税务管理小组,对税务管理存在的各项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并进行风险评估,做好税务风险的分级管理工作。而后,根据税务风险内容和评估情况进行税务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完善,将税务内控嵌入到各类业务和财务流程之中,例如在合同环节加入税收条款审核活动,采购环节提高发表合规性审核程度等。

四、结语

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财税管理工作应认识到财税管理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如预算管理科学性较差、内部监督考核不力等,通过业财融合、人才建设、风险管理等措施提高财税管理的有效性,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李潇 . 公立医院财税管理工作探究 [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4,(09):32-34.

[2] 侯玉珠 . 新时期背景下加强公立医院财税管理问题的研究 [J]. 市场周刊 ,2025,38(15):99-102.

[3] 韩笑 . 如何做好公立医院的财税管理工作 [J]. 纳税 ,2024,18(13):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