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作者

王云梦

吉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136000

摘要:本文聚焦新时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融合发展,全面分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价值。文章从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创新途径、构建互动课堂以及优化高效教学模式三方面展开论述,探索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方向。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互动、提升学习效果,对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融合;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引言: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成为教育改革核心方向。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重要学科,其教学方式方法亟待创新突破。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突破传统教学局限,构建高效互动数学课堂,成为当前教学改革关键问题。本文立足教学实践,从创新途径、互动课堂与高效模式三个维度,系统探讨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构建路径与策略,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参考,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一、探究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途径

多媒体呈现技术使抽象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认知,突破理解障碍;虚拟现实技术创设沉浸式学习环境,让数学情境更加真实可感。微课制作成为教学难点突破重要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智能学习平台根据学习行为大数据分析推送适配内容实现精准教学。在线协作工具促进小组互助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电子书包整合各类学习资源,便于随时查阅拓展;数字评价系统即时反馈学习效果,教师可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云端资源库扩展教学素材获取渠道,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交互式电子白板增强课堂互动性,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移动学习应用打破时空限制,延伸课堂边界,人工智能辅助分析学习轨迹为因材施教提供科学依据;编程教具融入数学教学,培养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增强现实技术结合实物操作,强化空间概念认知。在线练习系统自动生成个性化作业,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同时提高训练针对性,远程协作平台打破校际壁垒,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单元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可谓精彩纷呈。教师可以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制作几何体立体模型,学生通过平板电脑可任意旋转观察各个视图,突破传统实物展示局限。增强现实应用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学生通过扫描课本插图即可在屏幕上看到立体几何体模型并可通过手势操作变换角度,加深对几何体特征理解;互动游戏找朋友让学生匹配几何体与其相应展开图,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虚拟现实眼镜带领学生进入几何王国,通过沉浸式体验探索几何世界;微课《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解决课堂教学难点,学生可反复观看巩固。在小组协作平台上学生合作完成生活中几何体搜集任务,拍摄日常物品照片并标注几何特征;交互式课件展示各种角度观察结果,学生拖拽操作体验视角变化。编程积木搭建各种几何体模型,培养空间构建能力,电子作业系统设计梯度挑战题,根据学生作答情况智能推送难度适宜题目。学习数据分析系统帮助教师掌握全班掌握情况精准识别易错点,有针对性开展后续教学。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互动课堂

课堂反馈系统的引入使师生互动更加便捷,学生通过电子表决器、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实时答题,教师能够立即获取全班答题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合作学习平台促进生生互动,学生在线上空间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网络讨论区拓展互动时空,课后学生在线提问讨论,形成持续学习氛围。互动游戏融入教学使枯燥知识变得有趣,通过闯关挑战等形式激发学习热情。远程协作教学打破校际壁垒,城乡学校通过远程连接共享优质课堂。电子书包应用丰富学习资源获取渠道,学生根据需要查阅补充材料。智能辅导系统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根据学习情况提供针对性指导。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单元教学中,互动课堂构建可采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课前,教师通过微课平台推送预习视频《认识小数》,学生自主观看并完成线上检测,系统自动汇总预习效果反馈给教师。课堂伊始,教师利用互动投票系统开展小数知多少知识竞赛,激发学习兴趣并了解学情。讲解小数加减法运算原理时,教师使用数字教材演示动态计算过程,学生可清晰观察小数点对齐与进位退位变化。在练习环节学生通过平板电脑进入小数计算王国游戏场景,解决各类应用题挑战,系统根据答题情况实时调整难度。在合作探究阶段,班级分组在线协作平台上完成超市购物项目,模拟使用小数表示金额进行实际计算。在巩固练习中学生使用智能学习软件进行小数加减法训练,系统自动识别易错点并推送针对性练习,在拓展提高阶段增强现实技术创设小小银行家情境,学生体验存取款计算。在课堂总结环节实时反馈系统收集全班掌握情况,形成数据可视化展示;课后,家校互动平台推送个性化作业,学生提交后系统即时批改并给出详细解析。

三、优化信息技术驱动的小学数学高效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整合线上线下教学优势,根据内容特点灵活安排教学形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项目式学习模式基于真实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支持查找资料、分析数据、解决问题,培养综合能力。游戏化学习模式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环节,通过闯关升级增强学习趣味性,提升学习主动性。适应性学习模式运用智能技术分析学习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实现精准教学。

探究式学习模式借助数字工具辅助学生进行数学发现,培养数学思维与创新能力。协作式学习模式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复杂任务,发展交流协作能力。数据驱动教学模式通过学习数据分析指导教学决策,实现教学精准干预。微课程学习模式将教学内容模块化,便于学生根据自身节奏学习掌握,促进自主学习。实时评价反馈模式运用技术手段即时诊断学习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针对性。

结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变革必然趋势。通过探究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创新途径、构建互动数学课堂、优化高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突破传统教学局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数学思维发展。然而,信息技术应用并非目标本身,关键在于服务教学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未来教学改革应坚持技术赋能理念,注重信息素养培养,加强师资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真正实现技术驱动教学质量提升,构建富有活力高效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吕小强. 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 科普童话,2024(7):75-77.

[2] 董学敏.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J]. 读与写,2020,17(12):184.

[3] 林卓英.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打造的探究[J]. 互动软件,2021(6):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