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与研究
张振学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洋坪镇洋坪中心小学444208
摘要:教育改革推动下,小学数学教学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强化学生数学素养的培育。而单元整体教学凭借系统性与综合性的显著特点,能够把零散的知识串联整合,形成有机的知识整体。这不仅助力学生搭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架构,更能在这一过程中,全方位地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小学数学课程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将每个单元视为一个结构体,开展结构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单元整体教学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零散”转向“结构化”,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与持续发展。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阶段,教师需要重点解决知识关联、活动组织等方面的问题。
1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要求
1.1教学目标整体性
目标是学科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基于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基于目标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因而科学合理的目标可以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制定能够统整单元知识的目标,为课时教学提供导向,加强课时活动之间的联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并围绕核心素养组织教学活动,确保单元整体教学具有针对性。具体而言,教师应梳理教材内容,了解“多边形面积”的具体知识点,并进一步分析知识,挖掘其指向的核心素养,从而站在单元整体的角度明晰“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方向。
1.2单元知识系统性
单元知识系统性指的是知识不是割裂存在的,知识之间具有紧密联系。教师应该认识到知识间的关联,并定位重点、难点内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呈现知识,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思路和框架,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多边形的面积”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面积知识,核心内容是转化思想,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面积公式,更要引导学生利用转化思想,迁移学习经验,理解面积推导的逻辑,进而建立图形学习结构。
2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与研究
2.1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有效教学方案
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的具体内容,明确本组教材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然后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结合教材内容,明确各个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同时在设计本单元的整体教学方案时,教师要紧密联系本单元的实际内容,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数学能力要求的教学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探究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升和毫升》单元时,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确立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理解容量单位的概念,掌握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随后,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活动,如测量、观察、比较和计算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来掌握《升和毫升》这一单元的知识。
2.2依据单元主题,创设教学情境。
在单元整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围绕单元主题,创设生动、有趣、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认识立体图形”的单元整体教学中,首先,教师可利用足球、篮球、排球、课本、积木等道具,在课堂上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并运用希沃白板5,向学生展示不透明、充满神秘色彩、装满各种物品的大盒子。其中包含:五彩的积木、圆滚滚的足球、方方正正的牙膏盒、神奇的魔方等物品。其次,教师向学生介绍大盒子里有很多各种各样有趣的东西,让学生猜一猜可能有哪些物品。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并引出单元主题——认识立体图形奠定基础。
2.3问题驱动,促进学生思考
单元目标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师需依据单元目标设计整体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依据这一过程深入本单元的数学知识点学习中。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强化学生数学问题的推理能力,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从而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方法围绕以下两点展开:第一,设计问题情境。教师应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问题情境应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第二,生活实践。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从而加深对其的理解和掌握。生活实践应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性,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师围绕单元内容,挖掘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场景,并以生活为引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以此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2.4组织合作探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合作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在交流和讨论中相互启发,共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在组织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时,教师应以单元整体为背景,设计一系列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如“一本书厚25毫米,15本同样的书摞在一起高多少毫米”“一种玩具飞机原来每架90元.降价后,原来买6架的钱可以多买3架.降价后每架玩具飞机多少元”;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通过计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了合作与沟通能力。
结语
在数学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的单元整体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重视知识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有序培养。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立足单元整体,合理规划教学框架。教师应立足整体发展要求,合理设计单元教学活动,并视为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拓展实践活动,促进理实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目标的落实。教师更应完善单元整体教学的评价体系,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刘才军,王成辉.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与研究[J].江西教育,2024(14):29-32.
[2]肖璐.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探讨[J].甘肃教育研究,2024(03):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