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应用分级检验方法的检验效果分析
张磊
太原钢铁( 集团) 有限公司总医院 030003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膳食结构的改变,血脂异常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也成为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临床上对于血脂水平的监测需求日益增加,血脂生化检验在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以及疗效评估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血脂检测方法虽然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在标本管理,检验流程,质量控制和结果准确性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高校精准的医疗需求 [1]。分级检验是一种基于患者风险分层和检验目的分类所实施的差异化检测模式,能够在保障检验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缩短检验周期,提升检验数据的临床价值。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应用分级检验方法的检验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样本抽取节点为 2024.03~2025.03,构成来源为在我院接受血脂生化检验的患者,收录样本为60 例,红蓝球法随机拟定2 组,即对照组(30 例,拉网式检验)、研究组(30 例,分级检验),研究组男性 / 女性为 18/12,年龄最大为 72 岁,最小为 55 岁,均值为 63.53 岁,标准差为 8.54 岁,对照组男性/ 女性为17/13,年龄最大为75 岁,最小为53 岁,均值为64.04 岁,标准差为 11.03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① 在我院进行血脂生化检验; ② 验前已完成必要的空腹( ⩾8 小时)准备; ③ 受检者知情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 ① 标本严重溶血、脂血、黄疸等影响检测准确性的标本;② 在采血前使用影响血脂水平的药物者; ③ 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急性炎症或恶性肿瘤等可能严重干扰血脂水平的疾病者; ④ 血脂项目检测不全或数据缺失者; ⑤ 合并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
1.2 方法
研究对象于采样前数日避免摄入高糖、高脂、高蛋白饮食,并禁酒,以提高血脂检测的准确性。采样前需空腹 8 小时,于次日清晨抽取肘静脉血 4ml ,置入真空采血管,经 3000r/min 离心10 分钟,分离血浆后于–70℃冷冻保存。检测指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载脂蛋白A1 和载脂蛋白B,操作严格依照标准流程执行。
对照组采用拉网式检验方法,检测项目包括:总胆固醇(胆固醇氧化酶法)、甘油三酯(甘油氧化酶法)、低密度脂蛋白(直接法 - 表面活性剂清除法)、高密度脂蛋白(直接法 - 选择性抑制法)和载脂蛋白(免疫透射比浊法)。
研究组采用分级检验方法,分为三级:一级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若甘油三酯 ⩽1.7mmol/L 或总胆固醇 ≥5.7mmol/L ,则启动二级检测;二级检测:载脂蛋白A1 和低密度脂蛋白;若 0.7mmol/ L ≤低密度脂蛋白 ⩽1.8mmol/L 则检测载脂蛋白 A1,若低密度脂蛋白 ⩾ 3.35 mmol/L,则启动三级检测;三级检测:载脂蛋白B。
1.3 观察指标
① 对两组患者血脂生化水平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② 对两组检验成本和检验用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计量资料(t)和计数资料(X²)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 版本)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
)、计数资料表示为 (n,%) ,当( P<0.05 )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脂生化指标结果对比
研究组各项血脂生化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脂生化水平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

2.2 两组患者检验成本与检验用时对比
研究组患者检验成本与检验用时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检验成本与检验用时对比(
)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持续上升,血脂异常作为其重要危险因素日益受到了临床的重视血脂。血脂生化检验是评判患者血脂水平,评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指导降脂治疗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拉网式学制检验模式虽然全面,但存在检验项目冗余,资源浪费,患者经济负担加重的问题,为了提升检验效率和临床针对性,分级检验方法应运而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各项血脂生化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检测成本和检验用时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究其原因,分级检验方法在不影响检测准确性和临床价值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项目检验,节约成本,提高检验效率。通过对 1 级指标进行初筛,筛出血脂异常风险者,在分级进行其他的检测,不仅提升了结果的临床指导价值,还避免了血脂对于正常人群的过度检测[2]。除此之外,分级检验还能够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和资源占用对临床分诊慢性疾病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应用分级检验,与传统拉网式检验比较,能够显著提升检测准确率,优化检验程序,节约检验成本,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袁静文 , 游丽敏 . 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应用分级检验方法的效果研究 [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全文版 ) 医药卫生 ,2025(4):071-074.
[2] 陈秀珍 . 临床血脂生化检验行分级检验方法的检验效果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5,23(2):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