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对整车能效及电池寿命的影响研究

作者

王义伟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4

摘要: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其热管理系统在提高整车能效及延长电池寿命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深入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作用以及其对车辆能耗、行驶里程和电池持久性的影响。研究显示,一个高效的热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改善电池温度调节,增强能源使用效率,增加电池的循环使用时间,进而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综合性能和经济效益。此外,文章还探讨了热管理系统在不同天气和道路状况下的调整策略,以及改进热管理系统设计和控制方法的重要性。这项研究对于促进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技术的进步和实际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整车能效;电池寿命;温度控制

一、引言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的转型,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出行的重要解决方案,正逐步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尽管如此,高效运行和长期使用的新能源汽车遭遇了众多技术难题,特别是热管理问题显得尤为关键。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电池,其性能与寿命都与温度紧密相关。因此,新能源汽车热能的有效管理,确保电池在理想温度区间内运作,是提升整车效率和电池持久性的核心问题。

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是一套针对电池、电机、乘员舱的温度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

1.电池温度调节:利用外部散热或冷却循环系统来控制电池温度,避免电池过热或过冷,保证电池在既定温度区间内正常运作。

2.电机温度调节:实施冷却措施于电机,以防止因温度过高而引起的性能降低和使用寿命减少。

3.乘客舱舒适度调节:涵盖空调系统的冷气、暖气、去湿等功能,确保车室内温度舒适。

4.挡风玻璃防霜防雾:避免因温度下降导致的挡风玻璃结冰或雾气形成,保障驾驶安全。

热管理系统的主要元件包括热泵/制冷循环、加热器、电子水泵、流量阀、换热器及风扇等,这些元件的能效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效率。

三、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对整车能效的影响

3.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新能源汽车的能源转换流程是从电池中获得电能,经过电机转化为机械能,再驱动汽车运动。在这一过程中,热管理机制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通过精确地调节电池的温度与充电速率,确保了电池寿命和性能的最大化,进而提升了能源的使用效率。举个例子,在炎热的条件下,电池的内部电阻和自放电现象会加剧,这会使得能量消耗上升。而一个高效的热管理机制能够借助散热和冷却循环来控制电池的温度,降低这种能量消耗的增加。

3.2 优化续航里程

续航里程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调节电池温度和充电速率,热管理系统有助于避免电池因高温和快速充电受损,进而提升电池的循环使用期限和有效容量。同时,该系统能够依据外界条件(例如气温、道路状况等)作出相应调整,确保车辆能量效率和驾驶安全。这些综合措施有助于增强新能源汽车的行驶里程。

四、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对电池寿命的影响

4.1 温度对电池寿命的影响

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温度上升。电池的性能参数,包括内阻、电压、SOC(荷电状态)、可用容量以及充放电效率等,会因温度的上升而发生变化,这进而会对电池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在高温条件下,电池的寿命会大幅度减少,能量损耗会更加严重,并且可能带来安全问题,例如热失控的风险。而在低温条件下,电池的离子移动速度减慢,容量减少,也会导致电池寿命的缩短。

4.2 热管理系统对电池寿命的保护作用

良好的热管理系统能够通过控制电池温度来延长电池寿命。一方面,热管理系统能够确保电池在最佳温度范围内工作,减少极端温度对电池的损害。另一方面,热管理系统还能够通过优化充电速度和自放电率来保护电池。例如,过快的充电速度会导致电池温度升高过快,从而影响电池寿命。有效的热管理系统能够通过控制充电速度和电池温度来减缓这种影响。

4.3 热管理系统对电池一致性的改善

电池组内各单体电池的温度一致性对于电池组的整体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温度不均匀会导致局部过热或过冷,引发安全隐患和性能下降。热管理系统通过精确的温度监测和智能控制算法,能够确保电池组内各单体电池温度一致,提高电池组的一致性,从而延长电池寿命。

五、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适应性调整策略

5.1 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调整

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新能源汽车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温度控制的效率和驾驶的稳定性。高温时,热管理系统应增强散热功能,避免电池过热;同时,车内空调也应相应调整,确保乘客舒适。而在寒冷天气中,热管理系统需及时调整车内空调和加热器等设备,以维持适宜的车内温度。这些调整措施有助于热管理系统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保持高效运作。

5.2 不同路面条件下的适应性调整

路面条件也是影响新能源汽车能耗和续航里程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崎岖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车辆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克服阻力。因此,热管理系统需要结合路面条件进行适时的调整。例如,在能耗较高的路况下,热管理系统可以通过优化电池温度控制和充电策略来降低能耗;在需要快速加速或减速的情况下,热管理系统可以通过调整电机冷却策略来确保电机的稳定运行。

六、优化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建议

6.1 提高系统能效

热管理系统的主要元件(如热泵/制冷循环、加热器、电子水泵等)的能效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效率。因此,提高这些元件的能效是优化热管理系统的关键之一。例如,采用能效高的加热器可以减少能量浪费;采用能效高的电子水泵可以减少功耗等。

6.2 智能控制策略的应用

智能控制策略能够根据电池状态和环境温度实时调整冷却策略,从而提高热管理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例如,采用恒温控制策略可以确保电池在最佳温度范围内工作;采用预测控制策略可以基于电池模型和环境温度预测提前调整冷却系统的运行状态;采用自适应控制策略可以根据电池的实际工况自适应调整冷却系统的参数。

七、结论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在提高整车能效及延长电池寿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确调节电池的温度、提升充电速率以及降低自放电比例,热管理系统显著增强了能源的使用效率,扩展了电池的循环使用期限,并且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经济效益。此外,该系统必须针对不同的气候和道路状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其运行的高效与稳定。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持续进步,热管理系统将不断演进,向着更高效率、智能化和可靠性迈进,以适应不断增长的绿色出行需求。

参考文献:

[1]吕东旭.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液冷控制策略研究[J].电子制作,2024,32(23):109-111.DOI:10.16589/j.cnki.cn11-3571/tn.2024.23.012.

[2]单志友.基于制冷剂直冷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及测试[J].制冷与空调,2024,24(07):8-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