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故事在初中数学情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鄢晶晶
湖北省浠水县第三实验初级中学兰溪校区438205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其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学生理解困难、兴趣不足等问题。而数学故事作为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生活情境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故事;初中数学;情境教学
引言
数学故事作为一种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资源,在初中数学情境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数学故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1数学故事在初中数学情境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2)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在数学故事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式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3)促进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通过数学故事,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2数学故事在初中数学情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选择合适的数学故事
选择合适的数学故事,对于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数学故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这类故事能够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例如,通过讲述“勾股定理”的起源,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富有启发性的数学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在讲述“鸡兔同笼”问题时,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代数运算,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这类故事还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并非唯一,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具有趣味性的数学故事,则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讲述“华罗庚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大师是如何在逆境中坚持研究,最终取得辉煌成就的。这样的故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毅力和责任感。总之,选择合适的数学故事,对于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初中数学的情境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数学故事导入新课,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后续的教学环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数学故事的导入,我们能够在学生心中播下好奇的种子,引导他们进入数学的奇妙世界。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我们可以讲述古代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勾股定理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还能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发展历程,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在讲述完故事后,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毕达哥拉斯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出勾股定理。进一步地,在数学故事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这样的情境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为例,我们可以创设一个情境:小明在公园散步时,发现了一个神奇的规律,无论他走到哪个地方,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圆的周长会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究圆周率的奥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此外,在情境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例如,在讲解“分数”这一概念时,我们可以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饮食等为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2.3结合故事,讲解知识点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巧妙融合数学故事与知识点,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并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下是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的案例,旨在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1)以《阿凡提的故事》为引,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分数时,可以讲述阿凡提如何运用分数巧妙解决村民纠纷,以此激发学生对分数的兴趣。(2)在故事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发现数学规律。比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让学生扮演阿凡提,通过实际操作,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3)基于故事情境,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时,让学生思考阿凡提如何用圆测量土地面积,以此加深对圆周率的理解。故事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反思,提炼数学规律和方法。例如,在讲解比例时,让学生回顾阿凡提如何利用比例解决水量分配问题,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2.4巩固与拓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巧妙引入数学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首先,教师可挑选与数学相关的趣味故事,如《九章算术》中的经典问题,或数学家的趣闻轶事。通过讲述这些故事,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其次,设计富有背景的练习题,是巩固知识的关键。教师可依据故事情境,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例如,在讲解“鸡兔同笼”问题时,可设计一系列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比例、方程等知识点。此外,教师还可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1)举办数学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现才华,激发学习兴趣。(2)开展数学讲座,邀请专家或优秀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拓宽视野。(3)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形象的数学课件,提升学习效果。(4)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巧妙融入数学故事,设计丰富背景的练习题,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结语
数学故事在初中数学情境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拓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数学故事的潜力,将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华.数学故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教育研究,2023(3):32-34.
[2]李晓红.数学故事在初中数学情境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4(2):18-20.
[3]刘婷婷.数学故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教学研究,2023(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