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支持下老年教育服务体系资源建设研究
张敬苗 张曦蔚 史天旭
吉林开放大学 吉林长春 130022 长春力旺实验中学 吉林长春 130028
前言:在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我国的老年人人数不断增加。到 2021 年底,60 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数量已经达到 2.67 亿,占总人口的 18.9% 。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及自我修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老年教育是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传统的老年教育模式在教学场地、师资和课程类型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学习需要。《吉林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2022)明确指出,数字技术是促进老年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因此,开展数字技术支撑下的老年教育资源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导向:调研分析当前老年教育现状
1. 资源配置问题
在课程资源方面,课程类型比较单一,既有课程以书法、绘画等传统学科为主,而新兴热点领域如智能设备使用、家庭理财、心理健康等课程的开设较少。调查数据表明,传统美术类课程占到 65% ,智能设备应用类课程只有 10% ,导致热门课程供不应求,冷门课程只有极少数人参加。师资分布极不平衡,优秀师资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的教学点,边远地区教师资源匮乏,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1]。
2. 数字化水平问题
现有数字教学平台的功能还不够完善。操作界面设计不够简洁,对不熟悉数字设备的老年学员而言,登录过程繁琐,功能按键识别不清楚,造成学习门槛高。平台上的视频播放稳定性较差,高峰时段经常会出现卡顿、缓存等情况,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在数字资源建设上,课程视频制作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视频画面模糊,声音不清楚;教学内容更新较慢,有些课程已经很多年没有更新,不能满足老年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同时,数字化资源缺乏个性化,无法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兴趣爱好的老年学生分类推送,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二、路径优化:探索适老化数字教育方案
1. 适老化数字课程内容开发
在开发适老化数字课程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老年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实际需要,在课程主题和呈现形式上进行多个方面的优化,建立符合老年人学习节奏和兴趣的教育资源。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充分考虑老年学生的生活和发展需要,建立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健康养生是老年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课程内容除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防治和日常护理外,还应结合中医理论,引入艾灸、按摩等传统养生方法。在课程呈现形式方面,遵循“适老性”的设计理念[3]。
2. 多元化教学平台建设
在实现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多样化的教学平台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需要对各种功能进行整合,创造一个方便、有效、互动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有一套完善的服务系统,保证老年学生的学习能够顺利进行。平台的功能设计注重实用性和易用性的统一;线上直播功能邀请业内专家和资深教师进行现场授课,年龄较大的学生在弹幕上直接提问,并与老师连麦进行互动,增加学习的参与性;录播课程支持随时观看和重复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进度,对自己的学习计划进行灵活的安排。课程还提供一个“进度记忆”功能,当学生再次登录的时候,直接跳过上一次的课程,提高学习的便利性[4](表1)。
表1 多元化教学平台

三、成果推广:提出政策建议与推动应用
1. 政策建议
政策支持是促进数字老年教育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保证,需要从资金投入、制度建设、标准建设等多个层面进行协调。首先,政府应该建立一项专门的老年教育数字化基金,增加财政投入,支持老年教育数字化课程的建设和设备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制定税收优惠和补贴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老年教育数字化建设。其次,应完善有关老年教育数字化的法律制度,明确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2. 资源共享与管理机制优化
优化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管理机制,是提高数字老年教育资源利用率,促进老年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途径。以为龙头,整合全省老年教育的优质课程、师资、教学案例等资源,打破地域和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构建一个统一的数字资源管理平台。建立分级授权管理机制,使各地的开放大学上载当地的特色课程资源,例如当地的民俗文化和方言艺术等,丰富资源库的多样性;还根据需要下载通用课程资源,对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和共享,形成“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环生态。
3. 推广应用
推广应用是实现数字老年教育成果价值的最后一环,需要从试点示范、宣传动员、经验总结等多方面入手。首先,选择不同地域和规模的开放大学教学点和社区作为试点,开展老年教育数字化应用研究。在试点过程中,我们对学员的学习反馈和平台的使用情况进行密切的跟踪,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方案进行优化,形成一套可推广的典型模式;其次,要通过电视、广播、社区公告栏、社会媒体等多种渠道宣传老年教育数字化的好处和效果。
四、结论
本文在对当前老年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对资源配置与数字化水平进行分析,提出适合老年教育的数字化方案及成果推广建议。数字化技术是构建老年教育服务系统资源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发适老化数字课程内容,构建多样化的教学平台,优化资源共享和管理机制,有效地提高老年教育的质量与效率,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同时,政府政策的扶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也是推动我国老年教育数字化进程的重要保证。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科技的兴起,老年教育的数字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课程内容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出虚拟博物馆、虚拟游览等沉浸式学习场景,给老年人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 尼珊瑜 . 智慧养老背景下老年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研究 [J]. 中国成人教育 ,2022(11):37-40.
[2] 黄启蕾 , 陈亦兵 . 数字化智能时代下智慧助老实践研究 [J]. 智库时代 ,2024(21):37-40.
[3] 刘奕 , 李晓娜 . 数字时代老年数字鸿沟何以跨越 ?[J]. 东南学术 ,2022(5):105-115.
[4] 李颖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研究 [D]. 四川 : 西南财经大学 ,2024.
基金项目: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开放与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2025 年度科研课题“数字化技术支持下老年教育服务体系资源建设研究”,负责人 :张敬苗。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开放与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2025 年度科研课题“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老年教育的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 负责人 :刘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