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
熊辉
陕西省勉县武侯中学 724200
摘要: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作业作为巩固学科知识、深化学科内涵、提升学生学科综合水平的重要手段,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和提升诉求来进行分层作业设计。传统的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作业设计
引言
在高中实施数学分层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同时有利于增进师生情感,增强数学教学实效,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当前高中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完成兴趣较低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部分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整体作业体验和实际收获。对于相对基础的知识教师不能够加以分辨,让学生重复练习,增加了作业量,导致学生学习状态低迷。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并未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学生还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教师需要创新作业设计,合理进行作业分层,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够留出时间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实现全面发展。
1.2数学作业设计形式单一
传统的作业设计具有单一性,学生很难从中提炼出有效的学科认知,也不利于学生将知识体系进行有效的逻辑链接。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创新教学形式,将课堂和作业紧密连接,帮助学生从创新作业设计中形成学科知识链和逻辑思维,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学习的“钥匙”,为学生之后的高水平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内容设计上,教师需要从长远角度对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在作业设计形式和学生综合发展中做出平衡,让作业成为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临界点,帮助学生稳扎 稳打,逐渐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生活。
2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2.1结合数学文化,提升学生学科兴趣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作为发展型学科,数学拥有长久的发展历史。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容易忽视对学生数学文化的教育,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科本质的认知停留在片面阶段。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及对数学内涵的深入探究和理解。了解数学历史的变化,是了解这门科学的一个步骤。学生在了解到数学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时,才会对学科知识产生思考和联系。很多学生并不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未能体会到数学的学科魅力.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科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连接,进一步拉近学科知识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利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教师可通过层次 化作业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好胜心,刺激学生有意识地提升个人能力和拓展个人学习空间,通过分层作业设计,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教育诉求,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
2.2划分作业类型,优化作业效果
在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环节,教师可重点采用独立型作业、合作型作业这两种作业形式,根据课程内容合理取舍,确保作业的有效性。例如,设计独立型作业时,教师应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道较为基础的习题,再调整题目条件及形式以提高题目难度。通过对同一道习题进行由易到难的变形,能够保证习题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知识水平,进而确保学生能独立完成作业,尽可能避免抄袭他人作业、不完成作业等现象的出现。设计合作型作业时,教师则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打乱分配到同一学习小组中,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合作探究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各小组可进行组内分工,根据成员的能力及特长分配相应的探究任务,大家发挥优势、集思广益,高效完成作业。比如,C层学生负责比较简单的数据梳理工作,B层及A层学生负责分析、探究问题,当C层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可向B层或A层学生请教,在讲解过程中,B层及A层学生也能巩固自身对知识的理解。
2.3目标分层,培养学生的专项能力
在分层作业设计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并据此设计难度不同的作业练习,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学习目标进行系统学习。例如,“投影与视图”的内容比较抽象,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专项能力。对于缺乏空间想象能力的学生,教师可设计趣味性的实验探究作业,引导学生借助手电筒照射几何物体,然后观察、分析几何物体的投影与视图。这样,学生可通过亲历整个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深化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对于缺乏抽象概括能力的学生,教师可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体验学习,或建立直观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形象认知中,自主总结归纳概念。
2.4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布置分层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在课后作业的练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应该针对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学习能力的强弱,布置分层的课后作业,并且鼓励学生对课后作业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学习,要尽量做到每一个层次的课后作业对于对应层次学生的学习都能够有所帮助。
结语
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应高度重视作业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应基于更高的角度来设计和布置作业。教师应结合培养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对作业进行设计与布置,要重视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基础性知识与基础性题型,为学生布置分层次作业、探究型作业以及整合性作业等,不断拓展学生思维,将学生的思维活力充分展现出来,以此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晓婧.核心素养背景下通过优化作业设计提高高中数学作业的实效性[J].数学大世界,2018(12).
[2]陈于青.控量减负创新增效———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中学数学,2018(24).
[3]樊王晔.基于新课标的高中数学作业优化路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