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落实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刘金焕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济河街道踞龙小学 273200
摘要:新课标的实施,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读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分析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向,坚持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核心素养这一理念是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提出的,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教学理念,这一教学理念的提出直接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利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了一个高效、优质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策略
引言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新课程标准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好地立足。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增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核心素养概念界定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应对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中所需具备的综合能力和关键品质,它超越了单一学科知识的掌握,强调能力的培养、态度的形成和价值观的塑造。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的发展、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及自我学习和反思的能力等。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上,既要求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三方面的综合发展,也强调核心素养具有长期发展的潜力。同时,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涵盖了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理解等多个层面,在不同学科中有着具体的表现形式。在小学数学中,核心素养不仅体现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上,还包含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2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现状分析
2.1教学观念相对滞后
教师在数学教学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既是组织者,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数学课本内容;也是执行者,需要认真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可以说,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教学创新的成效。在具体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没有跟上新课标的改革步伐,仍然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基础数学知识的讲解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出现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
2.2教学方法单一
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知识,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有一些教师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和经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不注重新教学工具的应用,教学方法和形式比较单一。这样的课堂难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聚焦新课标,落实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3.1构建多元化教学情境
为了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需要采取多种策略来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不仅包括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还涉及设计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教师可以组织“数学小侦探”活动,让学生在解决模拟案件的过程中,运用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探索数字背后的逻辑和规律。通过这种情境化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3.2营造智能氛围,促使学生深度学习
智能氛围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智能化教学工具,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充满活力、高效互动、个性化学习的学习环境。这种智能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从而实现深度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智能化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有效增强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实现多元化教学。教师还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充分融合,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呈现,从而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供重要的依据。例如,在“一位数除法”相关内容的巩固复习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有针对性地训练,设置这样的问题:将30个苹果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的苹果数量要一样多,应当怎样分?教师布置题目的同时,播放配套的动画,动画中有6名小朋友,面前有30个苹果,按照除法的计算方法,将30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5个苹果。然后,教师进一步讲解除法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还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促使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知识。
3.3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进而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不同的学生在认知能力、学习兴趣和背景知识上存在显著差异,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根据这些差异来调整教学策略。比如,对于那些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他们深入探索数学问题的复杂性,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则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例子和渐进式的练习帮助他们稳固基础。这种个性化的支持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此外,实施分层教学也至关重要。通过将学生按学习水平进行分层,教师能够确保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得到发展。例如,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挑战。这种方式不仅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还能让他们在合适的环境中不断进步。通过关注个体差异,教师能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享受学习的乐趣。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需要确保教育目标有效达成,实现教学提质增效,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在具体实践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理念的革新,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打造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戴虎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1):201-203.
[2]赵利峰.试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创新及对策[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