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成效研究

作者

张笑笑

浦江县岩头镇中心小学

一、引言

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和探究能力。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和实践的机会。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完成具体的项目任务,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综合素养。

二、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与特点

(一)内涵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围绕一个驱动性问题或项目主题,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完成项目任务,并在此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各种能力。

(二)特点

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自主决定项目的实施步骤、方法和策略,教师则起到引导和支持的作用。

情境真实性:项目通常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或问题,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性: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项目任务来推动学习进程,任务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合作学习: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项目,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相互交流、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一)确定项目主题

项目主题的选择要紧密结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可以选择 “校园植物的调查与研究”“自制环保小发明”“探索天气的奥秘” 等主题。

(二)制定项目计划

在确定项目主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项目计划应包括项目目标、任务分工、时间安排、实施步骤和预期成果等内容。例如,在 “校园植物的调查与研究” 项目中,学生可以分工进行植物的观察、记录、分类,确定每周的研究任务和最终要完成的调查报告。

(三)实施项目

学生按照项目计划开展项目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观察、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和整理信息,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进展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例如,在 “自制环保小发明” 项目中,学生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业人士等方式解决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项目成果

项目完成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项目成果。展示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展板展示、实物展示、PPT 汇报等。评价环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评价内容不仅关注项目成果,还注重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等。

四、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成效

(一)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掌握水平

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获取和应用科学知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入和牢固。例如,在 “探索天气的奥秘” 项目中,学生通过观察天气变化、收集气象数据、分析气象资料等活动,深入了解了天气的形成原理、气象要素等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三)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项目式学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和协作,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得到了提升。

(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和任务,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例如,在 “自制环保小发明”项目中,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制作出了各种具有创意的环保小发明,如太阳能小风扇、简易垃圾分类装置等。

五、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的建议

(一)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是项目式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效果。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项目式学习的认识和理解,掌握项目式学习的设计、组织和实施方法。

(二)整合教学资源

项目式学习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学校应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资料、实验设备和实践场所。例如,学校可以与当地的科技馆、博物馆、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参观、实践的机会。

(三)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项目式学习的实施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学校应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项目式学习留出足够的时间。同时,教师要合理规划项目进度,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六、结论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表明,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掌握水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结合教学实际,精心设计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信息技术支持下项目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 李旭 . 新课程 ( 上 ),2018(11)

[2] 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科学活动开展浅谈 . 张小强 . 试题与研究 ,2019(06)

[3]“六微探学”: 小学一年级科学微项目学习的实践研究 . 金蕾红 .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