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房屋建筑中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

张高雄

武汉鸿诚工程咨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在效率、成本及环保等方面已难以满足现代建筑的需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技术,凭借其高效、节能、环保等优势,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房屋建筑中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以期为现代建筑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形式,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与传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将部分或全部的构件在工厂预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湿作业,降低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性。然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涉及多个环节,对施工组织和技术要求较高。因此,深入研究其施工技术,对于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施工前期准备

1.1施工图纸审核与深化设计

施工单位在收到施工图纸后,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全面审核,重点检查构件尺寸、预留孔洞、预埋件位置等是否准确无误,各构件之间的连接节点是否合理。同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工艺要求,对施工图纸进行深化设计,明确构件的拆分方案、连接方式、施工顺序等,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1.2施工场地规划

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建筑物布局以及施工流程,合理规划施工场地。设置专门的构件堆放区、机械设备停放区、材料加工区等,并确保各区域之间交通流畅。在构件堆放区,要根据构件的类型、规格和使用部位进行分类堆放,并设置明显的标识牌,便于管理和查找。

1.3施工设备与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配备齐全的施工设备和材料。如起重机、叉车、电焊机、灌浆设备等,并确保设备性能良好,满足施工要求。同时,对进场的钢筋、混凝土、连接件等原材料和构配件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4人员培训与技术交底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相对复杂,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在施工前应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悉施工工艺流程、技术要点、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同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班组长和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要点。

2构件运输与存放

2.1构件运输

在构件运输环节,需多方面考量确保构件安全送达。首先要依据构件尺寸、重量与形状挑选运输车辆,大型构件如预制梁、柱采用平板拖车或专用车,小型构件如预制墙板、楼梯可用厢式货车或小型平板车,保证车辆承载与尺寸规格适配。运输中,用钢丝绳、吊带固定构件,在接触部位设橡胶垫、木方等缓冲,对易损构件采取包裹薄膜、设防护框架等专门措施。运输前要勘察规划路线,选路况佳、车流量小的道路,避开限高限重路段,办好运输许可证。

2.2构件存放

在构件存放方面,有诸多要点需注意。存放场地要坚实平整且排水良好,以防雨水浸泡构件,同时依据构件类型和规格划分不同区域并设置标识牌。构件存放需分类,预制柱、梁等细长构件用垫木支撑,垫木间距依构件长度和重量合理确定,防止变形;预制墙板可立放或平放,立放要设可靠支撑防倾倒。另外,构件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应结合施工进度合理安排进场,尽量缩短在施工现场的存放时长,防止因长期存放造成构件损坏或变形。

3构件安装与连接

3.1基础施工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施工与传统建筑基础施工类似,不过有着独特要点。在基础施工进程中,施工人员需依据构件安装规划,精准预留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丝毫马虎不得。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依照养护规范,进行严格养护,从而确保基础的强度与稳定性完全契合设计要求。

3.2构件安装

构件安装涵盖多个关键步骤。安装前先开展测量放线,运用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精确测放建筑物轴线、边线及构件安装位置,设置明显控制桩与水准点,为安装提供准确基准。接着依据构件重量、尺寸和形状选合适起重机与起吊设备,起吊时注重保持平衡稳定,按设计和规范设置起吊点,大型构件可多点起吊确保受力均匀。最后构件吊运至位后缓慢下降就位,安排专人指挥调整,用经纬仪、铅垂线、水准仪、靠尺等工具确保构件位置、垂直度和水平度符合设计要求。

3.3构件连接

在构件连接方面,钢筋连接与节点连接都至关重要。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里,钢筋连接是保证结构整体性与稳定性的关键,常用方式有套筒灌浆连接、机械连接和焊接等,套筒灌浆靠高强灌浆料使钢筋与套筒可靠连接,机械连接用各类套筒,焊接多用于辅助部位。而构件间的节点连接是薄弱环节,影响结构受力与抗震性能,常见方式包括后浇混凝土连接、浆锚搭接连接和螺栓连接。后浇混凝土通过浇筑使构件成整体,浆锚搭接利用浆锚孔和灌浆料搭接钢筋,螺栓连接则方便安装与拆卸。

4质量控制

4.1原材料与构配件质量控制

对进场的钢筋、混凝土、套筒、灌浆料等原材料和构配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检验和验收。详细核查质量证明文件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仔细比对规格型号是否与设计要求精准匹配。依据规定的抽样方法和数量进行复试,复试流程务必严谨规范。只有经过全面检验且结果合格的原材料和构配件,才有资格投入到工程施工当中,以此筑牢工程质量的根基。

4.2构件制作与安装质量控制

在构件制作过程中,要强化对生产厂家的质量监督力度。安排专业人员驻厂,定期检查生产流程,确保构件的尺寸精度、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等各项指标都严格符合设计要求。构件安装时,施工人员需严格依照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有序作业,运用专业测量工具,精准控制构件的安装位置、垂直度、水平度等偏差在允许范围。同时,着重加强对连接节点的质量把控,确保钢筋连接、节点连接质量全面达标。

4.3成品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已安装构件的成品保护。制定详细的成品保护制度,明确各施工环节对成品保护的责任。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后续施工对已安装构件造成不必要的碰撞、损坏。对于已完成的构件表面,根据构件特性和现场实际情况,采取覆盖塑料薄膜、粘贴防护胶带等针对性保护措施,全方位防止表面出现污染和损伤,维持构件的完好性与美观度。

结束语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代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合理的施工前期准备、科学的构件运输与存放、精准的构件安装与连接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充分发挥其高效、环保等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推动建筑行业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吕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连接技术研究[J].散装水泥,2024,(06):26-28+31.

[2]李祥富,李磊.房屋建筑中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4,51(12):17-19.

[3]徐基平,刘印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连接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4,(22):12-14.

[4]包迪,邵锐敏,郭冲冲,等.高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施工技术[J].建筑机械,2024,(11):268-272.

[5]曹辉.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水泥,2024,(11):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