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困境与突破

作者

杨洋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镇人民政府 137600

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新时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通过分析人才流失、教育与培训短板以及观念滞后等问题,阐述其对农村发展的制约,进而从吸引人才、优化教育与培训体系、转变观念等多维度提出解决路径,以期为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一、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的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而农村人力资源作为农村发展中最具活力与创造性的要素,其开发程度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进步。然而,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诸多挑战,亟待深入研究与解决。

二、新时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流失严重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在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生活设施与公共服务等方面展现出巨大优势。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受此吸引,纷纷涌入城市谋求发展。这导致农村人口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呈现老龄化、弱化态势。留在农村的多为老人与儿童,他们在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方面能力有限,难以承担起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村创新变革的重任,致使农村发展活力不足,土地撂荒、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频发。

(二)教育与培训体系不完善

农村教育资源相较于城市存在明显差距。一方面,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另一方面,教育设施陈旧落后,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与实践场地。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难以培养出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此外,农村职业培训体系也存在诸多缺陷。培训缺乏系统性规划,往往是零散开展,没有形成完整的培训链条。培训内容与农村实际生产经营需求脱节,农民在培训中所学知识难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导致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受挫。

(三)人力资源开发观念滞后

部分农村地区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观念根深蒂固,许多农民依然沿袭祖辈传下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忽视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以及自身素质的提升。一些地方政府也未能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对于农村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在政策制定与资源分配上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引导与扶持措施,导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

三、新时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政策扶持与引导

1.制定农村人才发展规划

政府应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和长远发展需求,制定专门的农村人才发展规划。明确不同阶段农村人才开发的目标、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行动纲领。例如,根据各地农村的产业特色,规划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才队伍,如在特色农产品种植区重点培养农业技术专家和农产品营销人才。

2.完善人才激励政策

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激励机制,对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设立农村人才奖项,如“农村杰出贡献奖”“农村创新人才奖”等,对获奖者给予奖金、荣誉证书等奖励,并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其事迹,提高农村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同时,在职称评定、晋升机会等方面给予农村人才倾斜,鼓励更多人才投身农村建设。

(二)加大教育投入与资源整合

1.改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

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新建和修缮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学工具、实验仪器等,为农村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偏远农村地区建设数字化教室,通过网络直播课程让农村学生同步享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

2.优化农村教育师资队伍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包括工资福利、住房补贴、职业发展机会等,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定期选派城市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同时组织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跟岗学习,促进城乡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共享,提升农村教师整体素质。

(三)构建多元化职业培训体系

1.丰富培训内容与形式

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需求,开展多元化的职业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农业种植养殖技术,还应涵盖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新兴领域。培训形式要灵活多样,采用课堂教学、现场实践、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例如,邀请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指导,开设农村电商网络培训班,方便农民随时随地学习。

2.加强培训与就业创业对接

建立培训与就业创业联动机制,培训前开展市场需求调研,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训项目;培训过程中注重实践操作和创业指导,邀请企业老板、创业成功人士分享经验;培训结束后,积极为学员提供就业推荐和创业扶持服务,如举办招聘会、提供创业贷款担保等,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转化率。

(四)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与人才吸引

1.培育农村特色产业集群

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农村特色产业集群,如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农村手工艺品加工园区等。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吸引农村人才回流。例如,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格局,以产业发展带动人才集聚,形成人才与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2.完善农村创新创业平台

建设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平台,为农村人才创业提供场地支持、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和市场对接服务。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与农村创新创业平台合作,共同推动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发展,吸引更多外部人才关注和参与农村建设。

(五)促进城乡人才交流与互动

1.建立城乡人才交流项目

开展城乡人才交流合作项目,定期组织城市人才到农村开展技术服务、项目合作、支教支医等活动,同时选拔农村优秀人才到城市企业、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等挂职锻炼,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例如,实施“城市医生下乡”“农村干部进城挂职”等项目,促进城乡人才之间的双向流动与合作。

2.搭建城乡人才信息共享平台

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城乡人才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城市和农村的人才资源信息,包括人才专业技能、就业创业意向、项目需求等。通过平台实现城乡人才的精准对接与合作,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城乡人才协同发展。

四、结论

新时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复杂多样,但通过实施强化政策扶持、加大教育投入、构建多元化职业培训体系、推动产业发展吸引人才以及促进城乡人才交流等对策建议,可以逐步破解这些难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以及农民自身共同努力。只有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