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市地铁运营服务质量的乘客感知与提升路径

作者

任博

陕西省城际铁路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在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当下,地铁已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选择。地铁运营服务质量对乘客出行体验与满意度影响显著,乘客感知是衡量服务质量的核心维度。本文深入剖析乘客感知,分析影响城市地铁运营服务质量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提升路径,旨在提升地铁运营服务水平,满足乘客需求,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地铁;运营服务质量;乘客感知;提升路径

一、引言

城市地铁凭借大运量、高效率的特性,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乘客对地铁运营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优质的地铁运营服务不仅能吸引更多乘客选择地铁出行,提升运营效益,还能提升城市形象与竞争力。乘客作为地铁服务的直接体验者,其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和评价是衡量地铁运营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深入研究乘客感知,探索提升城市地铁运营服务质量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乘客感知与地铁运营服务质量的关系

(一)乘客感知的概念

乘客感知是指乘客在乘坐地铁过程中,通过自身感官和体验,对地铁运营服务各方面形成的主观认知与评价。这既包含对地铁硬件设施、运营环境等有形因素的感受,也涵盖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运营效率等无形因素的体验。

(二)乘客感知对地铁运营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影响乘客满意度:乘客对地铁运营服务质量的感知直接决定其满意度。当感知服务质量高于预期,乘客满意度高,更可能成为忠实用户并向他人推荐。

反映服务质量问题:乘客感知如同一面镜子,直观反映服务中的问题与不足。运营企业通过分析乘客感知,能了解乘客需求和期望,发现服务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

影响企业形象和声誉:良好的乘客感知有助于提升地铁运营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市场竞争力;反之,负面的乘客感知则可能损害企业形象,影响可持续发展。

三、影响城市地铁运营服务质量的乘客感知因素分析

(一)硬件设施

车站设施:车站出入口位置是否合理、通道是否畅通、卫生间是否清洁卫生等,都直接影响乘客出行体验。例如,部分车站出入口偏远,周边交通指示不明,给乘客寻站造成困难;一些电梯和扶梯故障频发,影响乘客上下行便利。

列车设施:列车座位舒适度、车厢内温度和通风状况、照明效果、车内广播和显示屏等设施的质量与运行状态,也是乘客关注重点。像夏季车厢内温度过高、通风不良,会让乘客闷热不适;车内广播声音不清、信息更新不及时,影响乘客获取乘车信息。

(二)运营环境

候车环境:地铁站台的候车环境包含站台整洁度、候车座椅数量和布局、站台拥挤程度等。拥挤的站台易让乘客感到压抑不安,影响候车心情;整洁舒适的候车环境则能让乘客心情愉悦。

乘车环境:列车内乘车环境主要指车厢卫生状况和乘客拥挤程度。高峰期车厢过于拥挤,乘客身体接触频繁;车厢垃圾清理不及时,也会降低乘车环境舒适度。

(三)运营效率

列车准点率:列车准点率是衡量地铁运营效率的关键指标之一。若列车经常晚点,会增加乘客出行时间,打乱行程安排。早高峰列车晚点可能导致乘客错过重要会议或工作。

换乘效率:对于需换乘的乘客,换乘效率至关重要。换乘通道长度、标识清晰度、换乘时间合理性等,都会影响换乘便利性。部分换乘站换乘通道过长,标识不清晰,易使乘客迷路、耗费更多时间。

(四)服务态度

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地铁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态度直接影响乘客感受。热情主动、耐心周到的工作人员能提供良好服务体验,冷漠消极的态度则会让乘客不满。比如乘客咨询时,工作人员能否及时准确解答、态度是否友好,都会给乘客留下深刻印象。

应急服务能力:遇到突发情况,如列车故障、火灾等,地铁工作人员的应急服务能力和处置能力关乎乘客生命安全,是乘客评价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

(五)信息服务

实时运营信息:乘客需要及时获取地铁实时运营信息,如列车到站时间、线路运行状况等。若运营企业不能及时准确提供,会使乘客候车时焦虑不安。线路故障或临时调整时未及时通知,乘客就会不知所措。

出行引导信息:清晰准确的出行引导信息,如车站内线路图、导向标识等,对乘客顺利乘车至关重要。信息不清晰或不准确,会让乘客走错方向,增加出行时间和成本。

四、基于乘客感知的城市地铁运营服务质量提升路径

(一)优化硬件设施

合理规划车站布局:新建或改造地铁站时,充分考虑乘客出行需求和便利性,合理规划车站出入口、通道、电梯和扶梯的位置与数量。确保出入口位于交通便利、人员密集区域,通道宽敞畅通,电梯和扶梯布局合理,方便乘客上下行。

定期维护和更新列车设施:建立完善的列车设施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检查维护列车座位、空调、照明、广播等设施,及时解决故障问题。同时,依据乘客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适时更新升级列车设施,提升乘客乘车舒适度。

(二)改善运营环境

加强车站和列车的卫生管理:制定严格卫生管理制度,增加车站和列车清洁频次,确保站台、车厢等区域整洁卫生。加强卫生间管理,及时清理垃圾,保持清洁通风。加强对乘客的宣传教育,引导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优化候车和乘车环境:合理调整候车座椅布局,增加数量,为乘客提供舒适候车环境。高峰期合理控制客流量、加强客流疏导,缓解站台和车厢拥挤状况。加强对车站和列车内环境监测,确保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符合人体舒适度要求。

(三)提高运营效率

加强列车运行调度管理:运用先进列车运行调度系统,实时监控列车运行状态,依据客流变化合理调整运行间隔和发车时间,提高列车准点率。建立应急预案,遇突发情况能迅速采取措施,保障列车正常运行。

优化换乘流程和设施:优化换乘站换乘流程,缩短换乘通道长度,设置清晰明确的换乘标识,提高换乘效率。合理安排换乘时间,确保乘客顺利完成换乘。加强对换乘站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四)提升服务态度

加强员工培训:定期组织地铁工作人员参加服务意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服务礼仪、沟通技巧、应急救援等,提升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服务质量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监督机制,通过设立投诉电话、意见箱、在线评价等方式,广泛收集乘客意见建议,对工作人员服务质量进行评价考核。对服务质量优秀的工作人员表彰奖励,对服务质量差的批评处罚。

(五)完善信息服务

建立多渠道信息发布平台:利用广播、显示屏、手机APP、官方网站等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向乘客发布地铁实时运营信息、出行引导信息、安全提示等,确保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全面,方便乘客随时随地获取。

优化信息内容和形式:根据乘客需求和特点,优化信息内容和形式。内容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避免专业术语;形式多样化,如文字、图片、视频等,提高信息可读性和吸引力。

五、结论

城市地铁运营服务质量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硬件设施、运营环境、运营效率、服务态度和信息服务等多方面着手,充分考虑乘客感知和需求。通过采取上述优化、改善、提高等措施,能有效提升城市地铁运营服务质量,增强乘客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地铁运营企业应持续关注乘客反馈和需求,不断改进创新服务模式,以适应城市发展和乘客出行需求变化。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深入探讨乘客感知量化评价方法,以及如何将新技术、新理念应用于地铁运营服务质量提升,为城市地铁运营服务质量提升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