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气自动化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马竹

辽宁丰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110000

一、引言

建筑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供配电、照明、消防、安防等多个子系统,其运行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与安全性能。传统建筑电气系统依赖人工操作与监控,存在响应速度慢、能耗高、故障排查难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融合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凭借其智能化、高效化、精准化的特点,逐渐成为建筑电气工程升级的核心动力。

近年来,国内建筑行业对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深化。例如,在大型商业综合体、智慧社区等项目中,通过电气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对各类设备的集中管控与动态调节,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提升了管理效率。据统计,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建筑项目,其电气系统运行效率平均提升 30% 以上,故障处理时间缩短 50% 以上。因此,深入研究电气自动化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对推动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核心优势

电气自动化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为基础,通过对电气设备的自动监测、控制与调节,实现系统的智能化运行。其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提升运行效率:电气自动化系统可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通过智能算法优化设备启停与负荷分配,避免资源浪费。例如,在供配电系统中,自动化装置能根据用电负荷变化动态调整变压器输出,减少电能损耗。

2. 增强安全性:借助传感器与监控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可对电气设备的温度、电流、电压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异常立即触发报警并自动采取保护措施,降低火灾、漏电等安全隐患。

3. 降低人工成本:自动化系统替代了传统的人工巡检与操作,减少了人为失误,同时节省了大量人力投入。尤其在大型建筑中,集中管控平台可实现对多区域设备的远程操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4. 支持数据化决策:电气自动化系统具备数据存储与分析功能,通过对历史运行数据的挖掘,可为建筑电气系统的优化设计、维护计划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

三、电气自动化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供配电系统是建筑电气的“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正常运转。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智能监控与保护:通过安装智能仪表、电流互感器、电压传感器等设备,实时采集配电线路的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当出现过载、短路、漏电等故障时,系统可在 0.1 秒内自动切断故障回路,并发出报警信号,同时生成故障报告,辅助维修人员快速定位问题。

2. 负荷动态调节:基于模糊控制算法,自动化系统可根据建筑内不同时段的用电负荷(如商业建筑的工作日与周末负荷差异),自动调节变压器运行台数、电容补偿容量,实现无功功率平衡,降低线损。例如,某写字楼通过电气自动化系统对供配电系统进行优化后,年节电率达到 12%. 。

3. 应急电源联动:在医院、数据中心等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建筑中,电气自动化系统可实现市电与柴油发电机、不间断电源(UPS)的无缝切换。当市电中断时,系统在5 秒内启动应急电源,保障 critical 负荷(如手术室设备、服务器)的持续供电。

(二)照明系统中的应用

建筑照明系统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 20%-30%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显著提升照明系统的节能性与舒适性。

1. 智能调光与分区控制:结合光照传感器与人体红外传感器,自动化系统可根据室外自然光强度与区域内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灯具亮度或开关状态。例如,办公室在白天自然光充足时,自动降低人工照明亮度;走廊、卫生间等区域在无人活动时自动关闭灯具,人员进入时自动开启。

2. 场景化控制:通过预设照明场景(如商场的营业时间模式、清洁模式、闭店模式),系统可一键切换不同区域的照明组合,满足多样化需求。某购物中心应用该技术后,照明系统能耗降低 25% ,同时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繁琐性。

3. 故障预警与维护:系统实时监测灯具的运行状态,当出现灯管老化、线路接触不良等问题时,提前发出维护预警,避免因突然熄灭影响建筑使用。

(三)消防系统中的应用

建筑消防系统的响应速度与联动能力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安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消防系统的智能化监测与快速处置。

1. 火灾自动报警与定位:通过分布在建筑各区域的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器,自动化系统可实时监测火情,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在中央控制屏显示火灾精确位置,并触发声光报警,同时向消防控制中心发送信号。

2. 设备联动控制:火灾发生时,系统自动启动联动装置:关闭着火区域的防火卷帘与排烟风机,切断非消防电源,开启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引导人员疏散。某高层住宅项目中,电气自动化消防系统从探测火情到启动全部联动设备仅用15 秒,为人员疏散争取了宝贵时间。

(四)安防系统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与安防设备的结合,构建了全方位的建筑安全防护网络。

1. 视频监控与智能识别:通过高清摄像头与视频分析算法,系统可对建筑出入口、电梯轿厢、停车场等关键区域进行实时监控,自动识别异常行为(如翻越围墙、长时间滞留),并触发报警。

2. 门禁与停车管理自动化:在住宅小区中,自动化门禁系统通过人脸识别、IC 卡等方式控制人员进出,数据实时同步至管理平台;停车场系统则可自动识别车牌,实现无人值守收费与车位引导,提升通行效率。

四、现存问题与发展趋势

(一)现存问题

1. 技术集成难度大:部分老旧建筑改造中,传统电气设备与自动化系统兼容性差,需大规模更换设备,成本较高。

2. 专业人才短缺: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维需要兼具电气知识与计算机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行业内此类人才供给不足。

3. 标准体系不完善:不同厂商的自动化设备通信协议不统一,导致系统集成时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二)发展趋势

1. 数字化与物联网融合: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采集,结合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建筑电气系统的虚拟模型,实现可视化管理与预测性维护。

2. 绿色节能技术深化:依托人工智能算法优化能源调度,推动光伏、储能设备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协同运行,助力零碳建筑目标实现。

3. 安全防护升级:加强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采用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防止恶意攻击导致系统瘫痪。

六、结论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实现了从“人工控制”向“智能管控”的转变,显著提升了系统的效率、安全性与节能性。在供配电、照明、消防、安防等领域的实践表明,其不仅能满足现代建筑的功能需求,还能为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尽管目前存在技术集成、人才短缺等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行业标准的完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将更加深入。未来,需进一步推动多技术融合,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以实现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低碳化发展,为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参考文献

[1] 李宏军 , 张娜 .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J]. 建筑电气 , 2022, 41(5): 32-36.

[2] 王磊 . 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 2021(8): 145-148.

[3] 张伟. 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节能优化策略[J]. 中国住宅设施, 2020(1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