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刍论

作者

李海艳

银川市湖畔中学

前言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对“高效课堂”的概念还存在着片面的认识,不能很好地体现课堂教学本身的“有效性”,这对语文学科教学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充分注重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中不断产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良好学科能力的同时,实现促进学生高效发展的教育目的。

一、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重要意义

(一)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想要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要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在课堂上,促使他们在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下,始终保持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并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个性化的发展,进而实现培养学生良好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育目的。

(二)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就是语文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的教学内容,创新出更加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促使学生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三)可以有效地推动新课改的发展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高效课堂,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习惯和特点,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和高效的学习,有效地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二、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构建策略

(一)以学生学习情况,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

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以学生为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确定教学起点,全面考虑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经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稳步提高。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从而为有效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七年级语文 - 部编版《观沧海》这部分知识教学时,语文教师要先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全面性的了解,根据他们的能力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如:让学生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熟练地朗读诗歌,并累计更多的词汇;引导学生领略诗人的广阔胸怀、英雄气概,同时较好感受诗的意境;有效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之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给学生播放有关大海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在直观的学习模式下对本篇故事有更好的理解,进而有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设计自主探究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语文探究活动的学习效果明显好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学习效果,不仅能够有效延长学生们的知识记忆时,还能更好减少学生们的无意义的学习行为。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应该把探究式学习作为课堂活动的一种基本组织方式,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进而使得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在七年级语文 - 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部分知识教学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将学生分成 4 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语文问题,如:作者都写了百草园中的哪些景物?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等,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后在小组中讨论。学生在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自身的能力可以得到良好发展,实现促进学生更好进步的教育目的。

(三)及时总结弥补不足,促使学生更好发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课堂探究和课前预习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对于培养学生在课堂探究过程中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是没有很大效果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总结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的认知不足和知识盲点进行及时的分析,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弥补自身的不足,防止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影响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效果,同时也为后续的教学方案的设计提供了依据,确保每个教学方案都是基于学生的需要而设计的。

例如,在七年级语文 - 部编版《再塑生命的人》这部分知识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分析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抒发的情感,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同时,教师在讲授完知识后可以结合本节课知识布置具体的练习任务,促使学生在自主答题的过程中更好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的改正。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自身的学科能力可以得到良好提升,为学生未来更好进步奠定一定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想要构建有效课堂,就需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初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观创造性,以积极的探究结果取代传统的被动接受,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学习心理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让他们把语文学习贯穿在自己的一生之中。

参考文献

[1] 刘淑燕 .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J]. 试题与研究 , 2018, (33): 124.

[2] 石志强 .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J]. 考试周刊 , 2017, (0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