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在培养高年级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中的实践

作者

郎淑娟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实验小学 山西忻州 034300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项目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项目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化探究、自主化问题解决,基于项目活动设计和综合实践活动组织,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数学知识所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项目式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实现小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为此,本文就小学项目式教学对高年级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展开研究,并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项目式;高年级;综合应用能力;方法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其中强调培养小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是小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技能,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由此不难看出,强化小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发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项目式学习活动中,项目式学习聚焦于学生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需要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积极运用在其他学科知识当中,充分展现数学学科价值,感知数学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高年级小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紧密围绕项目式学习活动出发,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在分析的过程中找出问题解决方式,提升其综合应用能力。

一、构建真实学习情境

构建真实的学习情境是培养小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观念,也是项目式教学模式开展的重要途径。为此,在落实项目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紧密结合小学生综合应运能力培养的要求,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喜好需要,设计与学生设计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情境。

例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真实性的学习情况,以此优化学生的学习探究体验。比如,为学生展示真实生活中的多边形物体,并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现有的学习经验进行面积计算,为学生营造较强的代入感,站在生活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此外,在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结合自身实际生活情况展开问题思考,并在项目任务中实现自身对知识的内化吸收。为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项目成果以报告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将所测量好的生活物品面积进行统计,随后由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成果检验,并由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测量和计算多边形物品时的思路,以此提高项目学习活动的效果。

二、创设项目学习任务

项目式学习能够体现出学科核心知识内涵,需要教师紧密结合数学课程核心知识点,根据实际情境,找出问题的本质,并设计具有创新性的项目学习任务。为此,在培养小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设计更为科学有效、多元创新的项目任务,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为学生创造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同时也能够将项目任务与核心知识相结合,在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知识经验的同时,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

例如,在进行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将教材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生活情况感知教材中的知识问题,并根据小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具有驱动性的学习任务。比如,教师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常见正方体及长方体物品,如粉笔盒、收纳箱、抽屉等,随后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驱动性的学习任务。另外,为了使驱动任务契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教师可以将一个任务划分为若干环节,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对数学知识进行层层思考和探索,最终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三、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在项目式学习活动设计中,团队合作是项目合作的主要开展方式,对于项目任务的完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培养小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小组合作活动,在项目活动的合作探究中实现小学生意识和能力双向发展。

例如,在进行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全面了解班级中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随后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使各个小组成员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利关系。也因此需要教师综合考量小组内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兴趣特长等因素,秉承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学生科学划分小组,从而奠定合作探究的基础。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单元知识探究要点,对小组成员所负责的学习板块进行分工。在项目合作探究过程中,每名学生均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发挥各自潜力,探究出项目任务成果。

四、落实多元项目评价

在项目式学习活动结束以后,教师应当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开展综合性评价总结活动,其中包含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等,以此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果,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客观公正的反馈,以此确保学生得以持续进步发展。

在项目式学习活动结束以后,利用口头评价的方式,能够切实展现出学生对项目任务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书面报告的形式则能够清晰展现学生在解决项目任务时的思维活动,而利用小组互评的方式也可以体现出学生在小组合作时所展现的团队能力。利用多元化评价总结模式,教师能够明确每名学生在项目任务中的实际表现,以此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另外,数学教师及时给予学生针对性地指导和反馈,能够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对学生项目成果进行评价时,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同时也需要对结果进行建设性地意见反馈,精准表达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进步、有哪些误区,以此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使学生积极面对学习及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简要而言,在小学数学项目化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而二者之间也同时存在着互通之处,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增强自身专业水平,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探究的热情,并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使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 李敏.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研究[D]. 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21.

[2] 章勤琼,阳海林. 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1(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