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气工程中的自动化设备与控制系统研究

作者

张蔌

身份证号码:370321199712182723

引言

在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气工程作为现代工业与社会生活的基石,其自动化程度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能源利用效率以及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自动化设备与控制系统在电力传输、工业生产、智能建筑等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产业升级与社会进步。在工业生产领域,可提升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文章深入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电气工程的可靠性、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促进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分析

1.1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通信网络四大核心部分构成。控制器是系统的 “大脑”,接收传感器传输的数据,依据预设的控制算法与逻辑程序进行分析处理,生成控制指令。执行器如同系统的 “手脚”,按照控制器发出的指令执行相应动作,其运行原理基于反馈控制理论,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将输出信号反馈至输入端,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偏差自动调节控制量,实现精准控制。

1.2 不同类型控制系统特点

集散控制系统(DCS)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架构,将控制功能分散到各个子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灵活性,即便某个子系统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常用于大型化工、电力生产等复杂工业过程控制;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以现场总线为通信网络,将智能化仪表、控制器等设备直接连接,实现了全数字化通信,减少了布线成本,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与互操作性,在石油、天然气等行业应用广泛。

1.3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领域

在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自动调节发电、输电、配电等环节,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工业生产领域,通过对生产线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实现精准加工、高效生产,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智能建筑中,控制系统集成了楼宇自动化、安防监控、能源管理等功能,为用户创造舒适、便捷、节能的居住与办公环境。

二、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与控制系统现存问题

2.1 设备可靠性与稳定性问题

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长期处于复杂多变的运行环境中,可靠性与稳定性面临严峻挑战。从元件层面来看,部分自动化设备采用的电子元件质量参差不齐,在高温、高湿、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下,容易出现性能衰退、元件老化等问题,进而引发设备故障。设备制造工艺的缺陷也不容忽视,焊接不牢、电路板布线不合理等问题,可能导致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接触不良、短路等故障。

2.2 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不足

许多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智能化方面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传统的控制系统多依赖预设的固定程序和简单的逻辑控制,缺乏对复杂工况和动态变化的自适应能力。虽然部分系统引入了一些基础的智能算法,但在数据挖掘与分析、自主决策等高级智能功能方面仍有欠缺。智能化人才的短缺也制约了控制系统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企业缺乏既懂电气技术又熟悉智能算法的复合型人才,导致先进的智能化技术难以在实际系统中有效应用。

2.3 兼容性与集成性难题

随着电气工程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设备与控制系统的种类日益繁多,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产品之间的兼容性与集成性问题愈发突出。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通信协议,各厂商的设备在接口、数据格式、通信协议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设备

之间无法实现无缝连接与数据共享。

2.4 网络安全风险

伴随着自动化和工业控制系统走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网络安全问题不可忽视。自动化系统与外界网络互连导致其面临黑客、病毒、恶意软件攻击等网络安全风险。由于自动化工控设备自身安全防护脆弱性问题严重,部分设备存在漏洞,在数据传输上存在缺乏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漏洞,可被非法入侵者利用。加之企业对自身网络安全管理意识薄弱,缺少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机制,一旦遭遇攻击将导致企业和社会遭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信息安全风险。

三、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与控制系统优化策略

3.1 提高设备可靠性与稳定性

治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要素和环节入手,在零部件和产品源头做好质量工作,减少零部件因使用时间较长带来的损害,所选使用的零部件需耐高温、防电磁干扰能力强,尽量购买品质优异的电子元器件,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从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过程中入手,以物联网为基础,构建设备运行状态监控体系,通过各类传感器装置实时监测设备使用过程中零部件的温度、振动情况、电流大小等信息,采取数据挖掘技术检测设备的故障现象,以避免突然性的事故发生。

3.2 提升控制系统智能化水平

结合新技术与培养人才,提升控制系统的智能化。主动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先进控制方法,开发自适配控制算法,使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复杂多变工况及动态灵活调整控制策略,控制精度及响应速度得到提升。建设数据管理与数据分析平台。

3.3 增强兼容性与集成性

对于互联互通问题,在标准统一与技术创新方面:行业应尽快制定行业统一的通信规约、接口和数据标准,促进行业不同厂商的设备互联互通;鼓励企业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促进行业技术同步发展;各企业在设备选型和系统集成方面采用符合统一标准的产品,在集成系统方面采用开放架构,增强系统的扩展性与兼容性。

3.4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御,筑牢安全防控的全方位防线。从设备安全角度出发,对自动化设备做好安全加固措施,修复系统漏洞,加强身份识别、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安全防护,避免入侵控制和信息泄密;从网络空间安全角度出发,应用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预防系统等网络安全设施,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控,阻断网络入侵;应用虚拟专用网络(VPN)、隔离网闸等技术,实现工业网络和非工业网络的安全隔离。

结语

本研究系统剖析了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与控制系统的现存问题,针对性提出提升可靠性、智能化水平,增强兼容性与集成性,强化网络安全防护等策略。研究成果对优化系统性能、保障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相关领域将朝着更智能、可靠、安全的方向发展,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持续赋能。

参考文献

[1] 饶勇.PLC 控制技术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机械,2023,(26):65-68.

[2] 杨 云 .PLC 控 制 系 统 在 电 气 自 动 化 设 备 中 的 应 用 探 讨 [J]. 电 子 世界,2021,(22):64-65.

[3] 朱喜霞.PLC 控制系统在电气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J]. 造纸装备及材料,2021,50(1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