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 的施工进度动态预警与偏差自动纠偏系统研究
王永昌
身份证号:330602199507091013
一、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管理是确保项目按时交付、控制成本和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施工进度管理主要依赖甘特图、进度计划网络图等工具,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可视化程度低、难以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等问题。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发展,其具有的三维可视化、信息集成化、协同性强等特点,为施工进度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基于 BIM 构建施工进度动态预警与偏差自动纠偏系统,能够实现施工进度的实时监控、智能预警和自动纠偏,有效提高施工进度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因进度延误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风险。
二、BIM 技术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优势
2.1 三维可视化展示
BIM 技术通过建立三维建筑模型,将施工进度计划与三维模型相结合,能够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施工过程和进度状态。施工管理人员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阶段查看施工进度,更清晰地了解施工流程和各工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做出合理决策。
2.2 信息集成与共享
BIM 模型集成了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各类信息,包括建筑结构、材料、设备、进度计划等。在施工进度管理中,各参与方可以通过 BIM 平台实时共享和更新信息,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避免因信息传递不畅导致的进度延误和错误。
2.3 模拟与优化
利用 BIM 技术可以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 4D 模拟(三维模型 + 时间维度),通过模拟施工过程,分析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提前发现进度冲突和不合理之处,并进行优化调整。同时,还可以进行施工方案比选,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
2.4 动态监控与分析
BIM 技术能够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实际进度数据,并与进度计划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进度偏差,为施工进度动态预警和纠偏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以对进度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预测未来进度趋势,为施工进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三、基于 BIM 的施工进度动态预警与偏差自动纠偏系统构建
3.1 系统构建思路
基于 BIM 的施工进度动态预警与偏差自动纠偏系统以 BIM 模型为基础,通过整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实时数据、资源信息等,建立动态的进度监控模型。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当检测到进度偏差超过设定阈值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信号,并根据偏差原因和程度,自动生成纠偏方案,指导施工人员进行调整,实现施工进度的闭环管理。
3.2 系统功能模块
数据采集与集成模块:该模块负责采集施工现场的实际进度数据,包括各工序的开始时间、完成时间、资源投入情况等。通过物联网设备、移动终端等方式,将数据实时传输到 BIM 平台,并与 BIM 模型中的进度计划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集成,为进度监控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进度动态监控模块:基于集成的数据,在 BIM 三维模型中实时展示施工进度状态,通过不同颜色、进度条等方式直观地显示各工序的进度情况。同时,对施工进度进行动态分析,计算进度偏差率、关键路径变化等指标,为进度预警提供依据。
动态预警模块:设定进度偏差预警阈值,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超过阈值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信号。预警方式包括弹窗提示、短信通知、邮件提醒等,及时告知相关管理人员进度异常情况。同时,系统还会对预警信息进行分类和分级,以便管理人员快速了解问题的严重程度。
偏差分析与自动纠偏模块:当系统发出预警后,该模块自动对进度偏差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找出导致偏差的关键因素。然后,根据偏差原因和项目实际情况,自动生成多种纠偏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推荐最优的纠偏方案。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推荐方案,组织施工人员进行调整,确保施工进度回到正常轨道。
决策支持模块:该模块对施工进度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各类进度报表和图表,如进度趋势图、资源消耗报表等。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和资源调配方案,提高施工进度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3 系统实现方法
数据接口开发:开发与施工现场物联网设备、项目管理软件等的数据接口,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传输。同时,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格式,确保不同来源的数据能够在 BIM 平台上进行有效集成和共享。
算法设计:设计适用于施工进度偏差分析和自动纠偏的算法,如基于遗传算法的进度优化算法、基于神经网络的偏差原因预测算法等。通过算法的应用,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纠偏方案的准确性。
BIM 平台二次开发:基于现有的 BIM 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通过编写插件、开发应用程序等方式,将系统功能集成到BIM 平台中,方便用户操作和使用。
四、基于 BIM 的施工进度动态预警与偏差自动纠偏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4.1 案例背景
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 20 万平方米,工期为 24 个月。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专业众多、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进度管理难度较大。为确保项目按期交付,引入基于 BIM 的施工进度动态预警与偏差自动纠偏系统进行施工进度管理。
4.2 系统应用过程
在项目开始前,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建立 BIM 三维模型,并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将进度计划与 BIM 模型进行关联。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各工序的实际进度数据,如混凝土浇筑时间、钢结构安装进度等,并将数据上传至 BIM 平台。系统根据采集的数据,实时监控施工进度,当发现某楼层的机电安装工程进度滞后 3 天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信号。偏差分析与自动纠偏模块迅速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是由于材料供应延迟和劳动力不足导致。系统自动生成增加临时劳动力、调整材料采购计划等纠偏方案,管理人员根据方案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施工安排,最终使该工序进度恢复正常。
4.3 应用效果
通过应用基于 BIM 的施工进度动态预警与偏差自动纠偏系统,该项目施工进度得到了有效控制。施工进度偏差预警及时率达到 95% 以上,平均纠偏时间缩短了 40% ,项目整体工期提前 1 个月完成。同时,系统的应用还提高了施工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为项目的顺利交付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结论
基于 BIM 的施工进度动态预警与偏差自动纠偏系统通过利用 BIM技术的优势,实现了施工进度的实时监控、动态预警和自动纠偏,为施工进度管理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解决方案。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该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推动建筑施工进度管理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家运.BIM 技术在装配式施工动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5,(05):74-78.
[2]崔洪林.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精准编制与动态调整[J].智慧中国,2025,(02):18-19.
[3]白杨正,惠花花,张美琪,等.基于 BIM 的施工完成度动态预警系统分析[J].安装,2024,(03):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