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智能监控系统的作用与应用前景
董玉政
身份证号:342921197506251812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工程规模日益庞大,施工工艺愈发复杂,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主要依赖人工巡查和经验判断,存在管理效率低、信息滞后、隐患排查不全面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需求 。智能监控系统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能够实时、全面地采集和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实现对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的智能监测与预警 。研究智能监控系统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与应用前景,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与智能监控系统概述
2.1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
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施工现场人员流动性大、安全意识淡薄,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 。另一方面,施工设备种类繁多、使用频率高,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等问题容易引发安全隐患 。此外,建筑施工环境复杂多变,高空作业、深基坑施工、起重吊装等危险作业环节多,加之恶劣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进一步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 。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主要依靠安全员定期巡查,通过人工记录和口头传达信息,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做到对安全隐患的实时监控和精准预警 。
2.2 智能监控系统概述
智能监控系统是利用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人员、设备、环境等要素进行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和智能预警的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组成 。感知层通过各类传感器,如摄像头、传感器节点、RFID 标签等,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图像、声音、温度、湿度、位移等数据 ;传输层利用无线网络、蓝牙、ZigBee 等通信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平台层 ;平台层借助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挖掘潜在的安全风险 ;应用层则以可视化的方式将分析结果呈现给管理人员,并实现风险预警、远程控制等功能 。
三、智能监控系统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3.1 人员安全管理
智能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施工人员的全方位管理 。通过人脸识别、RFID 技术等,对施工人员进行身份识别和考勤管理,实时掌握人员进出施工现场的情况,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利用穿戴式设备,如智能安全帽、智能手环等,监测施工人员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体温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预警,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同时,智能监控系统还可以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监测,通过视频分析技术识别人员是否佩戴安全防护装备、是否存在违规操作行为等,如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在危险区域逗留等,及时发出警示,纠正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
3.2 设备安全监管
对于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设备,智能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塔吊、升降机等大型机械设备上安装传感器,采集设备的运行参数,如起重量、起升高度、运行速度、倾斜角度等,通过数据分析判断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当设备出现超载、超速、异常振动等情况时,系统立即发出警报,并自动采取制动等保护措施,防止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此外,智能监控系统还可以对设备的维护保养进行管理,根据设备的运行时间、运行状态等信息,提前制定维护计划,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故障率 。
3.3 施工环境监测
建筑施工环境复杂多变,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安装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扬尘传感器、噪声传感器等,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风速、扬尘浓度、噪声强度等数据 。当环境参数超过安全阈值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如扬尘浓度超标时,提醒施工人员采取降尘措施;风速过大时,提示停止高空作业等 。此外,智能监控系统还可以对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基坑变形等进行监测,利用位移传感器、应力传感器等设备,实时掌握地质结构和基坑的变化情况,预防坍塌等事故的发生 。
3.4 安全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理
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能够提前预测安全风险 。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学习和分析,建立安全风险预测模型,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 。一旦发现安全风险,系统立即发出预警信息,并通过短信、APP 推送等方式通知相关管理人员 。在应急处理方面,智能监控系统可以提供事故现场的实时信息,帮助管理人员快速制定应急救援方案 。同时,系统还可以与应急救援设备联动,如自动启动消防报警系统、开启应急照明等,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效果 。
四、智能监控系统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4.1 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监控系统将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 。未来,智能监控系统可以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学习,自动识别复杂的安全风险场景,如火灾、坍塌等事故的早期征兆,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场景和需求,自动调整监控策略和预警阈值,实现更加精准的安全管理 。
4.2 与其他系统深度集成
智能监控系统将与建筑信息模型(BIM)、项目管理系统等深度集成 。与 BIM 技术结合,可以将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信息与建筑模型进行关联,管理人员通过 BIM 模型可以直观地查看施工现场的人员、设备、环境等情况,实现对施工过程的三维可视化管理 。与项目管理系统集成,能够将安全监控数据与项目进度、成本等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为项目管理决策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通过系统集成,实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协同化和智能化 。
4.3 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范围将从传统的建筑施工领域向建筑全生命周期拓展 。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智能监控系统可以通过对周边环境的监测和分析,为规划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在建筑运营维护阶段,系统可以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设备运行状态等进行长期监测,实现建筑物的智能化运维 。此外,智能监控系统还将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下工程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
五、结论
智能监控系统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人员安全管理水平、加强设备安全监管、实时监测施工环境、实现安全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理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监控系统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智能化程度将不断提高,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将更加深入,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拓展 。
参考文献
[1]甄雪.大数据背景下智能监控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苏建材,2024,(03):146-148.
[2]王海峰.大数据技术在建筑安全智能监控管理中的应用[J].新城建科技,2024,33(06):19-21.
[3]姜锐.大数据背景下智能监控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2024,(04):79-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