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 学练赛评” 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探微
黎水春
云浮市新兴县东成镇初级中学 527421
“ 学练赛评” 一体化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成为体育教师热议的焦点,为新时期体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课程改革与学生学习需求。基于此,探索初中体育“ 学练赛评”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推动课程改革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价值。
一、把握内涵,明晰学习重点
初中体育“ 学练赛评” 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中,要立足教学内容,把握知识要点为起点设计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更高效的学习体育知识,从而养成良好体育习惯。以田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为学生展示短跑的技巧和要点,通过直观具象的情景,使学生明确短跑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和运动技巧,降低学生体育知识理解难度,提高学生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实践中鼓励学生以短跑比赛形式练习体育技能,教师则依据学生比赛表现提供指导和帮助,深化学生对短跑技术要点的理解层次,提高学习成效。并依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向,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设定目标,强化技能练习
比赛、评价与教学融为一体是与传统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征,有利于学生更牢固的掌握体育技能,实现学习品质的升华。教师首先要全面梳理教材内容,据此设定教学目标,从而保障“ 学” “ 练” 一致的科学性、合理性。以足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立足足球运动整体视角,将其拆分为踢球、传球等不同教学目标。针对不同教学目标设计针对性的训练;如传球训练中,学生应准确将球传给队友,在此基础上做到快速跑动中完成精准传球、有限空间精准传球等技术动作;在学生训练过程中,悉心观察学生动作表现、练习过程,引导学生总结问题并以此优化教学策略,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让学生更牢固地运用体育技能服务于自身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三、合作共练,多样比赛激趣
在教学实践中药重视“ 比赛” 与“ 评价” 相结合以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内驱力。吸引学生以积极饱满的状态参与课堂学习,深入探索体育知识内涵、体育技能的规律,让学生深刻体验团队合作在体育学习与实践中的必要性。让每位学生都能通过参与比赛表现自己、展示个性风采。在丰富多元的运动比赛项目引导下实现全面发展。以田径项目为例,教师可以立足跑步、投掷等多种形式,依据学生具体实情规划不同层次的比赛活动,结合“ 双减” 政策提供的课后保障,带领学生自主设计和规划多元化的体育比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共同设计训练方案,鼓励学生围绕自身实情与落实训练方案需求自主组队。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效参与到体育练习和比赛中。成功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挖掘学生潜能。为学生明确比赛奖励后,以体育委员 +i 班委会成员的方式保障课后比赛的轮换制实效,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体育竞技的魅力,在互相协作中实现共同提升体育综合素养发展水平。
四、指导反思,评价促进质量提高
评价要体现出全面性、客观性,教师要构建过程性与终结性统一的评价体系,明确核心素养目标导向,聚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针对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从而持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以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评价结果促进“ 教” 与“ 学” 质量的不断提高。以篮球教学为例,在完成教学后可以设计比赛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并记录学生身体素质。在比赛过程中,针对学生投篮、运球及团队配合等维度的表现切实记录学生运用的战术动作、合作策略,以有效评估学生个体的成长与进步。并重点观察学生比赛中是否能合理运用技战术、能否与队友紧密合作、能否在失利或优势局势下调整策略等。在完成比赛后,拓展评价主体、优化评价形式以对参赛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制定科学的动态化数据档案,融合学生个体互评、小组互评及师生互评结果,遵循客观事实记录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基本技能、道德品质素养表现,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反馈设计个性化训练方案,以进一步发挥评价诊学促教的作用。详实掌握学生实情的同时,科学推动教学方案的不断优化。
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体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教师要认识到“ 学练赛评”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将其与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对教学、练习、比赛、评价四个环节进行优化与调整,并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效认识到体育课程魅力,感受体育学习趣味,增强体育练习成就,藉此不断增强教学成效,从而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庆德,付炳源.初中体育综合课程助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养成的实证研究:以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华侨实验学校为例[J].甘肃教育研究,2024(14):80-82.
[2] 刘杰.基于“ 学、练、赛、评” 一体化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研究:以篮球战术教学为例 [J].体育视野,2024(10):69-71.
[3]任洁.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九年级双杠大单元教学计划为例 [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4,5(18):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