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利水电建筑中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分析
韩闪闪
身份证号:411425199411154221
1 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防渗墙的类型
1.1 桩柱式防渗墙
在水电工程领域,桩柱式防渗结构作为一种主流的防渗技术被广泛运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墙体进行精确的钻孔操作,并根据实际需求对孔洞进行适当的填充。钻孔过程中,施工人员需采用大型号、高冲击力的钻具,确保钻头能够穿透混凝土墙体,留下所需的大直径孔洞。钻孔完成后,便利用套管技术将水泥混凝土或泥浆注入孔内以完成填充。在水电工程的实际施工中,桩柱式防渗墙的构建需要根据桩柱的排列模式进行连接作业。以某类土坝水库工程为例,在施工过程中,运用接头管法、套接法以及连锁式桩柱混凝土防渗墙技术来完成水库防渗墙的钻孔和填充作业。施工完毕后,通过连接桩孔来确保防渗墙的紧密性和科学性,以达到规定的标准。通过这种方式,水库工程的防渗性能得到了显著增强,从而保障了水库防渗墙的功能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1.2 板桩灌输式防渗墙
在建造该种混凝土防渗墙的过程中,关键原理是借助震动手段实施有效的撞击作业,以此确保钢板桩能够牢固地植入地下基础。简而言之,此过程涉及对钢板桩的边缘进行统一焊接,并在底部装设带有活动门的微型管道,将这些小管道与钢板桩的侧边焊接起来。钢板桩下沉至预定深度后,便利用液压装置或其他符合条件的设备执行拔桩动作。施工人员在此环节需特别留意,即在拔桩过程中,必须将防渗介质填充入小管道内。这些防渗介质通过焊接在钢板桩上的小管道精确导入孔洞中,进而构成一道严密、高效且满足使用标准的防渗屏障。
1.3 槽板式防渗墙
在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过程中,关键的技术是将填充材料——泥浆,注入预先钻好的孔洞内。这一步骤对于确保墙体的稳固性和增强其整体结构至关重要,进而显著提升了防渗墙的使用寿命,确保其能够满足工程的实际要求。在泥浆填充并稳定孔洞之后,紧接着便可以将水泥混凝土填充其中,以此构建出坚固耐用、抗渗性能卓越的混凝土墙体。在采用槽板型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中,操作人员必须对孔洞的尺寸实施精确控制,通常情况下,孔洞直径需保持在5 至9 厘米范围内。当然,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孔洞的深度和开孔间距也可以进行必要的调整。在结构连接方面,槽板型混凝土防渗墙与桩柱型混凝土防渗墙的连接方式较为类似,它们可以通过搭接或连锁的方法实现稳固连接。
2 项目施工中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的运用
2.1 混凝土超薄防渗墙施工技术应用
在水利及水电项目中,混凝土防渗墙的建造技术占据着核心地位,施工人员必须恪守施工计划及防渗墙建设规范,执行标准化作业。此类工程必须着重于防渗墙的施工技巧,遵循行业标准完成建设任务。在混凝土超薄防渗墙的施工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技术之一是超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施工初期,需将泥浆注入孔洞内,确保泥浆的液面高于墙体30 厘米以上。该技术所需的泥浆通常由烧碱与膨润土混合制备,制备时需确保其塑性指数超过 20,沙含量不超过 5% ,并且黏土颗粒含量须超过 50‰ 。泥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防渗墙的效能,其制备必须依照既定指标和规范执行。
2.2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应用随着我国水电建设的迅猛推进,相关工程技术同样取得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加固与稳固结构的防渗技术,在众多水电项目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超子河水库的防渗加固工程中,便采纳了截流、嵌固和防渗三合一的墙体结构,以应对大坝本体及其基础的渗透问题。在这些技术中,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因其独特的施工材质而备受青睐。这种墙体以富含膨润土和黏土的混合物为原料,显著改善了传统防渗墙体材料的缺陷。新型墙体材料因其低弹性特性,对于水电工程项目的场地变形适应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并且具备卓越的抗压性能,即便在巨大压力下也能保持结构稳定。
2.3 槽段混凝土浇筑
当所有的槽段条件达标之后,便可以着手进行塑性混凝土的灌装作业。在防渗墙的建造过程中,混凝土的灌装环节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混凝土的搅拌工作由现场的搅拌站负责,通过运输泵或者搅拌车将混合好的混凝土运送至槽口。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形成,依赖于导管内部混凝土与外部泥浆之间的压力差,以及混凝土本身良好的可塑性和流动性,逐步填补原泥浆所占据的空间,形成一道无缝的墙体。为避免混凝土在灌装时出现絮凝现象,采取“ 提管离模” 的施工方法,并在开始灌装前,使用压球技术将混凝土与泥浆有效隔开,减少混凝土在初始灌装阶段快速下降时与槽底泥浆的直接接触,防止管内混凝土因此发生质变。在进行防渗墙施工前,以下准备工作必须完成:(1)制定详细的混凝土灌装计划。(2)绘制混凝土灌装示意图,涵盖槽孔的横截面、导管分段长度及位置、导管布局、灌装计划中的混凝土量、混凝土的时间变化曲线、混凝土表面深度及灌装体积等细节。(3)备齐各类专用工具、零件、砂石、水泥、石料等建筑材料,并确保有足够的备用材料。(4)定期对搅拌、输送设备以及灌装机械进行检查和维护。(5)及时清理工地路面障碍,确保全天候交通顺畅。(6)安装导管,根据管道布置和钻孔深度设计套管接头,并详细记录管路情况。
结论
总之,从事水电工程的施工人员必须加大对工程各项内容的关注力度,在确保工程品质的前提下,应恰当引入尖端科技,利用其独到之处。在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的运用显得格外关键,施工人员需精通各类建设技艺。明确施工目标,恪守作业规范,保障建成的水电工程满足既定的品质标准。在我国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力求减少能源消耗,因此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的作用愈发凸显。在施工过程中,需持续优化施工技艺,勇于革新,把前沿的施工技术有效融入水电工程的建设实践中。
参考文献:
[1]高峰.水利水电工程中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工艺及应用[J].水利技术监督,2021(1):137-140.
[2]赵伏阳.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技术的要点探析[J].低碳世界,2020,10(12):87-88.
[3]郝瑞齐.“ 夯实技术,坚持常态化管理” 植物保护我们应该这样做[N].中国花卉报,2020-12-24(W01).
[4]潘波,周殿喜.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深覆盖层的处理和防渗墙施工要点[J].云南水力发电,2020,36(6):126-127.
[5]肖云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以某水电站围堰工程为例[J].绿色科技,2020(16):218-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