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 BIM+GIS 技术协同应用研究
刘肖雅
身份证号:130133198904230043
一、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项目规模日益增大,施工环境愈发复杂,传统施工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化建筑施工的需求。BIM 技术以三维模型为载体,集成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实现建筑工程的可视化设计、施工模拟与管理;GIS 技术则专注于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与展示,能够直观呈现建筑项目与周边地理环境的关系 。将 BIM 与 GIS 技术协同应用于建筑施工,可整合二者优势,为施工管理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有助于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复杂问题,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推动建筑施工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二、BIM 与 GIS 技术概述
2.1 BIM 技术特点与优势
BIM 技术具有三维可视化、信息集成化、协同管理等特点。通过建立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将建筑的几何信息、材料信息、构件信息、进度信息等集成于一体,使设计、施工、运维等各阶段的参与者能够直观地理解建筑项目。在施工阶段,利用 BIM 模型进行施工模拟,可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的碰撞冲突、工序不合理等问题,优化施工方案;同时,实现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提高信息沟通效率,减少设计变更和施工错误。
2.2 GIS 技术特点与优势
GIS 技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能力。它能够对建筑项目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为建筑项目的选址、规划、施工提供地理空间决策支持。通过 GIS 技术,可直观展示建筑项目与周边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分析地形、交通、水文等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帮助施工企业制定合理的施工部署和资源调配方案。
三、BIM+GIS 技术协同应用的价值
3.1 优化施工前期规划
在施工前期,将 BIM 模型与 GIS 数据相结合,能够全面考虑建筑项目与周边地理环境的关系。利用 GIS 技术分析地形地貌、交通状况、水文地质等因素,为施工场地布置、施工便道规划、材料运输路线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 BIM 模型对施工方案进行模拟和优化,确定最佳的施工顺序和资源配置方案,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施工效率。
3.2 提升施工过程管理水平
在施工过程中,BIM+GIS 技术协同应用可实现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的精细化管理。将 BIM 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关联,通过 GIS 平台实时展示施工进度,直观反映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便于及时调整施工安排;利用 GIS 技术对施工区域进行实时监测,结合 BIM 模型中的质量验收标准,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通过在 BIM模型中标记安全隐患位置,并在 GIS 平台上进行可视化展示,实现对施工现场安全的动态监控,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3.3 助力施工后期运维管理
施工结束后,BIM+GIS 技术协同应用可为建筑运维管理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将 BIM 模型中的建筑信息与 GIS 平台的地理空间信息相结合,建立建筑运维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实现对建筑设施设备的定位、查询、维护管理,以及对建筑周边环境变化的监测和分析,提高建筑运维管理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四、BIM+GIS 技术协同应用模式
4.1 数据集成模式
数据集成是 BIM+GIS 技术协同应用的基础。通过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接口开发等方式,实现 BIM 模型数据与 GIS 数据的互通共享。例如,将 BIM 模型的 IFC 格式数据转换为 GIS 平台支持的格式,或者开发专
门的数据接口,使 BIM 软件与 GIS 软件能够直接进行数据交换,确保两种数据在同一平台上进行整合和应用。
4.2 功能互补模式
充分发挥 BIM 技术在建筑信息管理和施工模拟方面的优势,以及GIS 技术在地理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方面的优势,实现二者功能的互补。在施工管理中,利用 BIM 技术进行建筑构件的碰撞检查、施工进度模拟;利用 GIS 技术进行施工场地的地形分析、周边环境影响评估,将两者的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应用,为施工决策提供全面的支持。
4.3 协同工作模式
建立基于 BIM+GIS 技术的协同工作平台,实现设计、施工、监理等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各参与方在同一平台上共享建筑信息和地理空间信息,实时沟通和协作。例如,设计人员在 BIM 模型中进行设计变更后,施工人员可通过 GIS 平台及时获取变更信息,并结合地理空间情况评估变更对施工的影响,提出反馈意见,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
五、BIM+GIS 技术协同应用关键技术
5.1 数据融合技术
研究如何将 BIM 模型的高精度几何信息、丰富的属性信息与 GIS 的地理空间信息进行有效融合,解决数据格式不兼容、数据精度差异等问题。通过开发数据融合算法和工具,实现两种数据的无缝集成,确保在协同应用过程中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5.2 三维可视化技术
实现 BIM 模型与 GIS 三维场景的一体化可视化展示,使施工管理人员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建筑项目与周边地理环境的关系。采用先进的三维渲染技术和图形处理技术,提高三维可视化的效果和性能,支持用户在三维场景中进行多角度观察、交互操作,方便对施工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
5.3 空间分析技术
结合 BIM 模型的建筑信息和 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开展施工场地分析、施工进度分析、资源配置分析等。例如,利用 GIS 的空间分析算法,分析施工场地的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估施工进度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优化资源配置方案,为施工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六、结论
BIM+GIS 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协同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和价值,能够优化施工前期规划、提升施工过程管理水平、助力施工后期运维管理。通过数据集成、功能互补、协同工作等应用模式,以及数据融合、三维可视化、空间分析等关键技术的支持,实现了两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实际案例表明,BIM+GIS 技术协同应用能够有效解决建筑施工中的复杂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在未来的建筑施工中,应进一步推广和深化 BIM+GIS 技术的协同应用,不断完善相关技术和应用模式,推动建筑施工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海明.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5,(10):223-225.
[2]董知恩,梁杰,李超.“ 装配式+BIM” 技术下房屋建筑施工应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5,(12):153-156.
[3]蔡文浩,田育菡,张健明,等.BIM+GIS在大型民航工程室外管网不停航施工中的应用[C]//《施工技术》杂志社.2024年全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中建八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2024:743-745.DOI:10.26914/c.cnkihy.2024.07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