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分析

作者

王芳

天津百昱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0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项目的关键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乎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地基基础设计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工程投资和整体经济效益有着重大影响。合理控制地基基础设计成本,既能有效降低工程总造价、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又能切实保障工程质量,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地基基础设计成本控制面临诸多挑战,像设计方案不合理、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方案欠佳、材料价格波动及管理不善等。故而,深入研究该问题意义重大。

一、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造价的特点

1.1 多主体性影响设计造价决策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造价管理主体多元。除建设、设计、施工单位等核心力量外,政府职能部门、造价咨询及工程监理部门也深度参与。建设单位根据自身需求确定投资目标与规模,为设计设定上限;设计单位按需求制定设计方案和概算,是概算造价的直接执行者。施工单位依图施工并控制成本,其反馈推动设计造价优化。政府制定法规政策保障其合理合规;咨询部门提供专业服务与精准数据建议;监理部门监督执行确保不偏离。各方协作,有序推进地基基础造价管理。

1.2 动态性贯穿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过程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管理动态性显著。设计决策阶段,要综合工程实际与潜在问题,依不同基础形式特点制定精准投资估算方法,如地质复杂区域,独立和筏板基础造价差异大,需动态评估选择。招投标阶段,设计造价管理紧跟市场动态,以提升技术水平为导向,材料和工艺价格波动影响投标报价。施工阶段,设计虽定,但地质变化等可能微调基础形式,此时要在保证质量进度下强化造价管理,动态调整设计造价以契合工程需求。

1.3 系统性制约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控制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造价管理系统由投资估算、设计概算、基础投标报价和工程结算等环节紧密构成。各环节相互依存、彼此影响,任一环节偏差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若投资估算不够精准,未充分考量不同基础形式在造价中所占比例的差异,那么后续的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就极易出现较大偏差。其中,设计概算超出投资估算,很可能是基础形式选择不当所导致,进而造成工程投资失控;而施工图预算不准确,一旦施工中发生基础形式变更,便会大幅增加成本超支的风险。由此可见,必须从系统视角出发,对各环节进行全面考量,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造价管控。

二、影响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造价的主要因素

2.1 设计阶段因素

2.1.1 设计方案抉择

设计方案的选择是建筑地基基础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起点。不同基础形式,如独立基础、筏板基础、桩基础等,其造价差异显著。若基础形式选择不当,比如地质条件适合独立基础的却选用了造价高昂的桩基础,工程造价必然大幅增加。同时,结构尺寸设计也不容忽视,尺寸过大不仅会增加材料用量,还会提升施工难度,进而推高造价。因此,精准评估地质条件、建筑荷载等因素,科学选定设计方案,是控制造价的首要任务。

2.1.2 经济意识融入

设计人员的经济意识对工程造价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部分设计人员过于侧重技术安全性,在经济合理性方面考虑不足,导致设计过于保守。例如,在确定基础配筋时,为求绝对安全而过度增加钢筋用量,造成材料浪费。

2.1.3 技术水平支撑

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设计的精准度,进而影响工程造价。高水平的设计人员能够运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软件,对地基基础进行精确分析和计算,避免因设计误差导致的返工和变更。同时,他们还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优化施工流程,降低施工成本。因此,提升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实现地基基础设计造价有效控制的重要保障。

2.2 地质条件因素

地质条件是影响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造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地质条件需要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和施工方法,从而导致工程造价的差异。例如,在软土地基上建设建筑物,需要采用桩基础或地基处理等方法,其工程造价相对较高;而在岩石地基上建设建筑物,可以采用浅基础,工程造价相对较低。

2.3 施工方案因素

施工方案的选择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项目造价在施工阶段有着重要影响。在项目前期完成设计之后进入施工环节,此时合理的施工方案能够显著提升施工效率,进而降低施工成本。比如,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可有效缩短施工工期,减少人工和机械方面的使用费用支出;运用合理的施工顺序和组织方式,能够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窝工和返工的情况,从而达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三、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

3.1 优化设计方案

3.1.1 精准选型,契合工程特性

设计人员要深入勘察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周边环境以及上部结构特点,以此为依据精准选择基础形式和结构尺寸。不同地质条件对基础要求差异巨大,如在软土地基上,若采用天然地基可能无法满足承载力要求,此时可考虑桩基础;而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或许是更经济合理的选择。

3.1.2 加强协作,融合造价考量

设计人员与造价人员应建立紧密的沟通协作机制。设计人员在构思设计方案时,及时与造价人员交流,造价人员从成本角度提供专业建议,使设计在满足功能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造价因素,避免设计过于保守导致成本增加或设计不合理引发后期变更。

3.1.3 多方案比选,追求最优解

开展多方案比选是优化设计方案的重要手段。设计团队应提出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施工便利性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通过对比各方案的造价、工期、质量等指标,运用价值工程等方法,选择出性价比最高的设计方案。

3.2 加强地质勘察

地质勘察是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准确的地质勘察资料可以为设计提供可靠的基础,避免因地质条件不明而导致的工程变更和造价增加。因此,应加强地质勘察工作,提高地质勘察的质量和精度。在地质勘察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勘察技术和方法,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同时,应加强对地质勘察报告的审核和把关,确保地质勘察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3 合理选择施工方案

合理选择施工方案是降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成本的重要措施。在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施工效率、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等因素,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同时,应加强对施工方案的论证和评审,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避免施工过程中的随意变更和调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加强地质勘察、合理选择施工方案以及应用新型建筑材料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强设计阶段对地基基础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和实践,结合利用新时代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化,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峰.建筑地基基础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四川水泥,2017(10):176.

[2]周群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2):163-164.

[3]韦德珍.论建筑工程地基基础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中国标准化,2016(13): 6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