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施工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技术

作者

王祖明

身份证号:133025197707042812

一、引言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太阳能热水系统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为建筑提供生活热水,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然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安装技术对其性能和使用效果有着直接影响。科学合理的安装技术能够确保系统高效运行,充分发挥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节能优势;反之,则可能导致系统效率低下、故障频发。因此,深入研究建筑施工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组成与优势

2.1 系统组成

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由太阳能集热器、储热水箱、循环管道、控制系统和辅助加热设备等部分组成。太阳能集热器是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常见的集热器类型有平板型集热器和真空管型集热器;储热水箱用于储存热水,保证热水的持续供应;循环管道实现热水在集热器、水箱和用水点之间的循环流动;控制系统对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系统安全、高效运行;辅助加热设备在太阳能不足时为系统提供补充热量,如电加热器、燃气热水器等。

2.2 系统优势

太阳能热水系统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优势。与传统的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相比,太阳能热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消耗化石能源,不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能够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大幅降低家庭或建筑的热水供应成本,长期来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此外,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灵活,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无论是城市住宅还是农村房屋,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安装。

三、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技术要点

3.1 集热器安装

安装位置选择:集热器应安装在阳光充足、无遮挡的位置,如建筑屋顶、阳台等。安装方位宜朝向正南,允许偏差不大于 15 ;安装倾角应根据当地纬度进行调整,一般与当地纬度相同或相差 10 以内,以确保集热器能够最大限度地接收太阳辐射。同时,要避免集热器周围存在高大建筑物、树木等遮挡物,影响集热效果。

支架安装:集热器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集热器的重量、风荷载和雪荷载等。支架材料可选用钢材、铝合金等,安装时要确保支架水平、牢固,支架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应采用预埋件或膨胀螺栓等可靠方式。

集热器连接:集热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有串联和并联两种。串联连接适用于需要提高水温的场合,可增加热水的温度;并联连接适用于需要增加热水流量的场合,可提高热水的供应量。连接时应注意集热器的进出口方向,确保水流方向正确,接口处应密封良好,防止漏水。

3.2 水箱安装

安装位置确定:水箱应尽量靠近集热器和用水点,以减少管道长度和热损失。水箱可安装在室内或室外,安装在室外时应做好保温和防护措施,防止水箱受冻和损坏。同时,要确保水箱安装位置的地面或基础能够承受水箱装满水后的重量。

水箱固定:水箱应采用支架或混凝土基础进行固定,确保水箱稳定。对于大容量水箱,应设置多个支撑点,均匀分布水箱重量。水箱与支架或基础之间应设置橡胶垫等减震材料,减少水箱运行时的振动和噪音。

水箱连接:水箱与集热器、管道、辅助加热设备等之间通过管道进行连接。连接管道应采用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如 PP - R 管、不锈钢管等。水箱的进出水口应安装阀门,便于系统的维护和检修。

3.3 管道连接

管道选材: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管道应选用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好、耐腐蚀的材料。热水管道一般采用 PP - R 管、PE - X 管或不锈钢管,冷水管道可采用 PP - R 管或 PE 管。在寒冷地区,还应选择具有良好抗冻性能的管道材料。

管道敷设:管道敷设应遵循最短路径原则,减少管道长度和弯头数量,降低热损失和水流阻力。管道应尽量沿墙、柱等建筑结构敷设,避免穿越门窗和房间。水平管道应有一定的坡度,坡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便于排气和排水。

管道保温:为减少管道的热损失,所有热水管道和部分冷水管道应进 行保温处理。保温材料可选用聚氨酯泡沫、橡塑海绵等,保温层厚度应根 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管道管径确定。保温层外应包裹保护层,如铝箔胶带、 玻璃丝布等,防止保温材料受潮和损坏。

3.4 电气控制安装

控制器安装:控制器应安装在干燥、通风、便于操作和观察的位置,如室内墙壁或控制柜内。安装高度应适中,一般距地面 1.3 - 1.5 米。控制器的接线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确保接线正确、牢固,避免出现短路、断路等问题。

传感器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传感器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等。温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集热器进出口、水箱等关键位置,用于监测水温;水位传感器安装在水箱内,用于监测水箱水位。传感器的安装应保证其与介质充分接触,安装位置应避免水流冲击和振动。

电气布线:电气布线应符合相关电气规范要求,采用阻燃型电线电缆,穿管敷设。电线电缆的规格应根据系统的功率和电流进行选择,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要做好电气系统的接地保护,防止漏电事故发生。

四、太阳能热水系统调试与维护

4.1 系统调试

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全面调试。首先,检查系统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有无漏水现象;电气系统接线是否牢固,控制器和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然后,向系统内注水,排除管道内的空气,检查水箱水位是否正常。接着,启动系统,观察集热器的集热效果、循环泵的运行情况以及辅助加热设备的工作状态。调试过程中,要对系统的各项参数进行监测和调整,确保系统运行稳定、高效。

4.2 系统维护

定期对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维护保养,能够延长系统使用寿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维护内容包括清洗集热器表面的灰尘和污垢,检查管道和阀门是否漏水,清理水箱内的沉积物,检查电气系统是否正常等。对于真空管型集热器,要注意检查真空管是否破损;对于辅助加热设备,要按照其使用说明书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同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使用情况,及时调整系统的运行参数,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五、结论

建筑施工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技术是确保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通过合理选择安装位置、规范安装集热器、水箱、管道和电气控制系统等部件,以及做好系统调试与维护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节能环保优势。在未来的建筑施工中,应进一步推广和完善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技术,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和管理的通知[J].芜湖市人民政府公报,2020,(04):54-55.

[2]王珊珊,马欣伯,张亮亮,等.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工程质量调研分析[J].建设科技,2020,(15):8-12+16.

[3]雍小龙.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