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腔耦合超导量子比特系统中异步激发诱导量子纠缠的动力学分析

作者

郇甜甜

赤峰学院

引言

量子纠缠是量子信息处理中的核心资源。超导量子比特因其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工艺兼容性,已成为构建量子计算机的重要候选体系。在腔量子电动力学环境中,腔场的引入为比特之间的间接相互作用提供了可控通道。传统研究多集中于同步激发下的能量交换与纠缠生成,但异步激发条件下的动力学规律尚缺乏系统分析。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精确操控单比特与腔场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可能,因此深入探讨异步激发下的量子纠缠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通过理论建模与数值模拟揭示其演化机理,为量子电路设计提供新思路。

一、腔耦合超导量子比特系统的理论模型

1.系统哈密顿量的构建

腔场与超导量子比特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通过扩展的Jaynes-Cummings 模型来描述。超导量子比特可用二能级系统近似表示,腔场为单模谐振模式,其哈密顿量包括比特的能级结构、腔场的能量项以及比特与腔场的耦合项。异步激发条件下,外部驱动作用于不同的比特,驱动频率或相位存在差异,导致系统的动力学过程不再对称。在仿真建模过程中,常采用中国科研人员开发的QuTiP 量子光学模拟包的本地化版本,通过Python 脚本直接设定腔频率、耦合常数和驱动强度等参数,实现对哈密顿量的数值化表示。

2.量子主方程与耗散机制

在腔耦合超导量子比特系统中,退相干效应对动力学演化起到重要作用。腔场会因环境耦合发生光子泄露,比特自身会出现弛豫和退相干,这些过程可通过Lindblad 算符引入主方程建模。主方程形式为密度矩阵的时间演化方程,其中包含系统哈密顿量主导的幺正演化项和耗散机制主导的非幺正演化项。研究团队常利用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平台对主方程进行数值求解,设定衰减率与退相干时间的不同取值,比较其对量子态保持与纠缠演化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直观揭示实验条件下不可避免的耗散机制如何改变系统的量子特性。

3.数值模拟与参数设定

理论模型的有效性需要借助数值模拟加以验证。研究人员在实验数据与数值结果对比过程中,往往选取典型的超导比特能级间距在数GHz 量级、腔频率接近比特频率并满足强耦合条件。异步激发条件下,驱动相位差被设置为π/2 或π,以便观察干涉效应对纠缠的影响。软件层面常使用Matlab 结合国内开发的量子电路仿真插件,绘制纠缠度随时间演化的曲线并输出密度矩阵的实时变化。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不同的驱动幅度和相位差配置会引起比特间纠缠度的显著差异,部分参数下能够有效延缓退相干造成的纠缠衰减。异步激发条件下的腔耦合超导量子比特系统需要在哈密顿量构建、主方程求解和数值模拟三个层面协同建模,才能完整刻画其动力学特性与纠缠演化规律。

二、异步激发诱导的量子纠缠动力学分析

1.纠缠度的时间演化规律

在异步激发条件下,腔场与超导量子比特的相互作用呈现非对称动力学特征。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的密度矩阵演化可以直接计算纠缠度的变化曲线,常用的度量方式包括并行度和负性。研究团队在利用国内科研人员改写的QuTiP 程序进行仿真时,将两个比特分别 同频率和 的驱动场,结果显示在短时间尺度内纠缠度快速上升,随后呈现振荡衰减特征。 系统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非零纠缠值,表现出异步激发对量子关联的稳定作用。这类结果表明驱动方式的选择能够决定纠缠建立的效率和持久性。

2.相位差与激发幅度的调控效应

异步激发的相位差在调控量子纠缠中起到关键作用。数值实验中,通过设置两个驱动源的相位差为π,得到的纠缠幅值远高于相位差为0 的情况。研究人员在 Matlab 平台结合自编程的量子电路仿真模块进行验证,绘制出不同相位差条件下的纠缠曲线图,清晰展现相位差对能量交换路径的干涉效应。激发幅度的不对称性同样带来显著影响,当一方比特的驱动幅度较大时,能量倾向于集中在该比特上,导致纠缠幅度减弱;当驱动幅度接近时,纠缠度能够得到增强。这些模拟结果为实验提供了可操作的调控参数。

3.退相干对纠缠动力学的影响

退相干对量子纠缠的削弱效应在腔耦合超导比特系统中不可避免。通过主方程引入腔场衰减和比特弛豫后,数值结果显示纠缠强度随时间明显下降。研究团队利用中国科学院的超导量子实验数据对比仿真结果,发现异步激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消退相干的破坏作用,表现为纠缠衰减速度减缓。实验中,设置比特退相干时间在微秒量级,腔场寿命在百纳秒量级,通过优化相位差与激发幅度,纠缠度能够在退相干背景下维持稳定区间。这一发现为提升超导量子电路中量子逻辑门操作的保真度提供了理论支撑。异步激发条件下的腔耦合超导量子比特系统在纠缠动力学演化过程中展现出快速建立、可调控增强和抗退相干的特性,证明异步驱动是量子纠缠生成的重要调控手段。

结论

腔耦合超导量子比特系统在异步激 展现出独特的动力学特性 系统哈密顿量的构建揭示了腔场与比特之间非对称驱动下的能量交换 产生深刻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异步激发能够 异步驱动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量子关联,并在特定 作为 可控参数对纠缠强度与演化周期产生决定性影响,提供了操作超 退相干效应的引入表明异步激发具备一定的抗扰动特征,使得量子关联在真实环境下具备更强的鲁棒性。

参考文献

[1] 刘盛纲. 腔量子电动力学中超导量子比特耦合机制研究[J]. 物理学报, 2018, 67(4): 040302.

[2] 王兆英. 超导量子电路中纠缠动力学的数值模拟方法[J]. 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9, 49(6):060312.

[3] 郑兴东. 异步驱动条件下量子比特系统的退相干效应分析[J]. 量子电子学报, 2020, 37(5): 552-560.

[4] 张成林. 超导量子比特腔耦合系统的实验与理论进展[J]. 现代物理知识, 2021, 33(2):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