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视野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探讨
郁晶晶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阳县正德中学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积极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创新,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创新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改革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1.1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综合素养方面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阅读英文文章时,常常会面对许多西方风土人情、新的文化背景,以及习惯用语等方面的困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缺乏对西方文化知识普及和文化背景讲解,这一现象不仅限制了学生对所阅读内容的理解,也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所需的文化认同感和参与感。教学方式的单一化也使得课程内容缺乏吸引力,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相结合时,学生自然会对阅读活动产生抵触情绪,难以投入其中。这种情况最终导致高中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未能得到有效提升,阅读作为提高语言能力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能被忽视[2]。
1.2阅读素材过于单一
在高中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所接触到的阅读材料主要来自于英语课本,这些课本通常包含了经过精心编排的文学作品、文章和各种非小说类文本,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巧。但除了课本的阅读素材之外,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扩展阅读的意识,很少接触课外阅读素材,这种现象导致学生的阅读视野相对狭窄,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受到一定制约。许多教师对于这一问题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认为课本中的教学资源凝聚了诸多学者的智慧和经验,只要围绕课本进行有效的教学,就能够实现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观念虽然有其道理,但却忽视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全面思考和表达能力。丰富多样的阅读素材能够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文化视角和思想碰撞,进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1]。
1.3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此前所受的英语教育水平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展现出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自信心,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英语水平较弱。这些学生在高中英语教学阶段可能由于教学速度较快而无法有效的融入课堂,受缺乏兴趣、学习方法不当或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学习中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潜力。部分学生课后也没有进行系统的复习,导致他们在知识掌握上存在明显的短板,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进入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的强度与学习内容都大幅提升,学生需要面对更多的词汇、复杂的语法结构以及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这些要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他们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难以跟上课程的进度,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学习压力和焦虑感 鉴于学生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异,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制定教学策略时,避免采取简单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2]。
新课程改革视野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2.1丰富阅读材料
在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育时,教师应着重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阅读材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选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还能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通过讨论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教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技能。 教师还应引入多样化的阅读文本,涵盖文学作品、科学文章、社会热点以及文化习俗等不同类型,这种多样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使他们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领域,还能够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例如,阅读经典的西方文学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阅读科普类文章则能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科学现象的理解;社会热点的讨论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更加关注周围的世界;学习文化习俗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包容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不仅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2.2“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
教师通过将阅读与听、说、写英语技能进行整合,能够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种融合不仅让学生在多方面发展,还使他们在实际交流中变得更加自信和流畅。例如,在完成一篇阅读材料后,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文章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在小组中,学生能够倾听他人的观点,分享自己的见解,这种互动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写作方面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或书面总结,让他们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个人思考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写作技能,还能深入思考文章的核心思想与价值观,从而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听说读写”结合的策略,不仅能帮助学生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更能让他们将学到的知识和思考通过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实现所学与所用之间的良性循环。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关注教材内容的讲解[3] 。
2.3个性化教学
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课程和作业,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不仅有助于教师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还能够帮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接触到各自适应的学习内容,从而实现更符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效果。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在英译汉翻译的课堂提问环节,分层教学的策略尤为重要。对于英语阅读能力和翻译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当着重关注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针对一些重难点词汇的读音和基本翻译。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鼓励这些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翻译尝试,可以从简单的单词入手引导他们逐渐进行词汇的逐步翻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回答,还要给予积极的反馈,如表扬他们的努力和尝试。这种鼓励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进而提升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及翻译技巧。对于英语水平层次较高的学生,教师的教学重点应向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表达转移。对这些学生而言,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关注翻译句子的通顺性和情感的准确传达。在提问时,可以要求他们讨论翻译中所使用的语言表达和结构选择,并引导他们进行深度思考,如何在不同语境中选择最合适的词汇和句型。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纠正,帮助他们理解翻译的细微差别和语言的美感。这种针对性的反馈能够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和翻译技巧。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教师能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支持,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3]。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使得高中英语教学更加高质,在开展英语阅读训练时教师应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教师在增加学生日常英文阅读量方面也要投入更多精力,以身作则,激发学生对英文阅读的兴趣,这不仅促进了学生个体的学习发展,也有效提升了整体课堂的教学效果,使所有学生都能在适当的挑战中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郭俊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J].名师在线,2023,(15):18-20.
[2]尤丽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校园英语,2021,(40):227-228.
[3]裴小芳.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C]//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组委会,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文艺教育委员会.中小幼教师新时期第二届“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论文集(一).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185-188.DOI:10.26914/c.cnkihy.2022.019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