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花样跳绳课后服务活动实效
刘军 吕海兵 包立达
1.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实验第二小学 026000 2.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第三小学 013800 3.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实验第二小学 026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课后服务活动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花样跳绳作为一项集趣味性、锻炼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体育活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然而,如何有效提高花样跳绳课后服务活动的实效,成为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从活动设计、师资培训、学生参与度、评价体系以及家校合作五个方面,探讨提高花样跳绳课后服务活动实效的策略,旨在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花样跳绳;课后服务;协作能力
一、优化活动设计,增强趣味性与挑战性
花样跳绳课后服务活动的实效首先取决于活动的设计。一个成功的活动设计应该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够在技能上对他们构成一定的挑战,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多样性和创新性。除了传统的单人跳、双人跳和集体长绳等基本形式外,还可以引入交叉跳、花样翻转、多人组合等更具挑战性的技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可以结合音乐、舞蹈等元素,设计出富有节奏感和美感的跳绳表演,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形式的安排也应灵活多变。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将其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班,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此外,还可以定期举办跳绳比赛、展示活动或主题月活动,如“花样跳绳挑战赛”、“创意跳绳设计大赛”等,以赛促练,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课业负担。课后服务活动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小时左右为宜,既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运动时间,又要避免过度疲劳影响学习。同时,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或午休时间进行简短的跳绳练习,形成日常化的运动习惯。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是花样跳绳课后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活动的实效。因此,加强师资培训是提高活动实效的关键环节。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花样跳绳的专业培训,邀请经验丰富的教练或专家进行授课,提升教师的跳绳技能和教学方法。培训内容应包括跳绳的基本技巧、花样变化、教学策略、安全防护等方面,确保教师能够全面掌握花样跳绳的知识和技能。
除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外,还应注重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新。同时,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花样跳绳教师交流平台,鼓励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反思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三、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内在动力
学生的参与度是提高花样跳绳课后服务活动实效的核心因素。只有当学生真正投入到活动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潜能,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可以通过设置明确的目标和奖励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例如,可以设定技能提升目标、团队合作目标等,当学生达到目标时给予表扬或奖励,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意愿。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参与到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中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建花样跳绳兴趣小组或特长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和发展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初学者,应注重基础技能的训练和兴趣的培养;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加大训练难度和训练量,提高其技能水平和竞技能力。通过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四、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促进持续发展
评价是检验花样跳绳课后服务活动实效的重要手段。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可以及时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活动的持续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评价体系应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个方面。过程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程度,如参与度、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结果评价则主要考察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竞技成绩。通过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活动情况和发展状况。
在评价方式上,应采用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方法。除了传统的教师评价外,还可以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等多元评价主体,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可以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情况,又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作为改进教学和激励学生的重要依据。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存在不足的学生,应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和帮助措施。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运用,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五、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家校合作是提高花样跳绳课后服务活动实效的重要保障。只有家庭和学校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学校应主动与家长沟通联系,及时向家长通报活动的安排和进展情况,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册、微信群等方式,建立家校沟通渠道,增强家校之间的互信和理解。
家长应积极参与学校的花样跳绳课后服务活动,为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可以鼓励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参加跳绳练习或比赛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可以邀请家长担任活动的志愿者或裁判员,为活动增添更多的乐趣和色彩。
同时,学校和家长还应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问题。学校应加强对活动场地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场地的安全和卫生;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和休息情况,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身体条件和精神状态。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提高花样跳绳课后服务活动实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优化活动设计、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学生参与度、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家校合作等。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才能有效提升花样跳绳课后服务活动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曹传举. 花样跳绳在初中校园的发展现状与策略——以徐州工业园区南湖学校为例 [J]. 体育视野, 2025, (01): 179-181.
[2]于利民. 花样跳绳对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 [J]. 新体育, 2024, (24): 98-100.
本文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教育科研课题《小学生花样跳绳校本化的实施研究》(课题编号:XMJYKT2023-079)的结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