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作者

吴丹

湖北哲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湖北省鄂州市 436000

引言

建筑工程普遍具有规模大、投入成本高、施工周期长等特点,加强工程造价控制已成为节约建设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工程预算的科学应用是提升造价控制水平、保障投资效益的关键路径。如何科学应用工程预算以提升造价控制效能,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1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当前,部分施工单位会通过压低报价获取项目,但由于利润空间被过度压缩,可能会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手段,从而引发工程质量问题。这种情况不仅会扰乱建筑市场秩序,还会损害业主的利益。因此,加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造价控制,能够使市场价格始终处于合理水平,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推动建筑市场形成良性竞争格局。

2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工程预算应用现状

依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范》(GB/T 51095-2015),对项目规模、工程量等要素进行全面评估与计算,并合理编制项目的收支计划,预测成本,这一过程称为工程预算,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参考依据。工程预算不仅是项目成本管理的工具,更是造价控制的核心依据。其不仅助力建筑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成本管控,更为工程高质量竣工提供了基础保障。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工程预算逐渐受到重视。由此可见,工程预算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升造价控制水平,解决资金使用不合理和浪费问题,助力工程项目安全顺利建设,从而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方法与技巧

在建筑工程预算编制领域,准备工作的充分性对预算的精准度与可靠性具有决定性影响。预算编制者需首要聚焦资料搜集,涵盖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定额标准及市场价格等关键要素。设计图纸作为预算基石,提供项目构造与规格的精确度量;施工方案则揭示施工流程,对成本预估至关重要;定额标准是费用估算的基准;而市场价格信息则直接作用于费用计算。预算编制者还需深入理解图纸与方案,把握项目实际需求,以精确预测成本,这包括细致审查图纸与深入探究施工方案,以掌握施工流程并合理预估成本波动。随后,对收集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分类归纳,以便快速获取信息并识别潜在风险,预先制定应对策略。预算编制的步骤与流程同样关乎预算结果的可靠性。初始列项阶段,需深入研究设计图纸与施工方案,明确项目需求与施工内容,详细分类列项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接着,依据定额标准与实际工程量进行计算,可能需借助专业工具提升效率。套用定额阶段,需结合市场价格与定额标准确定费用单价,紧跟市场动态,灵活调整定额。最终计算费用阶段,汇总前期成果,形成项目成本预算,需严格核对数据,确保准确无误,并对预算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预算编制过程中,还需注重数据准确性、紧密结合项目实际与市场变化、强调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并加强预算审核与审批工作。通过严谨的数据核对、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考虑项目实施条件与资源配备,以及严格的审核审批流程,可编制出更为科学、合理且实用的预算方案,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与成本控制奠定坚实基础。

4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工程预算应用

4.1 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初期,预算作为核心工具,对成本预测与策略制定至关重要。它详细勾勒项目蓝图,涵盖投资、资金流及风险,为科学决策奠定坚实基础。预算编制需精准梳理各项成本,预估价格波动与风险,确保可行性分析的准确性。此外,预算还预评估项目经济与社会效益,通过对比收益与成本,揭示盈利潜力,降低投资风险,确保决策的全面性与稳健性。

4.2 严格把控工程项目设计环节

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比对和优化,细致开展勘验计量工作,及时上报项目现场出现的问题及重大变更,并注重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有效避免工程设计临时变更的情况。充分发挥预算审批各环节的监督职能,加强对关键节点的监管力度,推动各方加强管理,堵塞管理漏洞,有效遏制工程建设中的虚假不良行为,切实提升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从而实现投资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4.3 施工阶段造价动态化监控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点。鉴于建设项目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特别是大部分工程项目会引进很多合作单位参与施工、承接发包业务等,如果不能很好控制动态化成本,很容易造成造价的偏差。建设单位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才能达到精确成本的控制目标。与此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对隐蔽工程给予足够的关注,做好相应的记录,以避免建设成本过高,并对其进行动态计算,以避免因模糊计算而带来的不必要的费用损失。材料费用是建设项目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造价人员要按照图纸对所需的材料进行审核,对所需材料进行搜集,对所用材料的质量进行监控,杜绝偷工减料,杜绝出现质量问题或返工的现象。另外,要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签证等问题进行适当的处理,对变更的内容进行审查,对工程量及费用的变动进行评价,按照合同对变更价款进行控制,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通过制定合理的进度计划,把任务分解到具体人员,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通过对施工队伍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防止由于技术原因造成的延迟和返工,达到对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的目的。

4.4 竣工阶段造价控制

首先,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应高度重视施工图纸、变更通知、材料清单等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和整理。每一份资料都应进行详细的登记和编号,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快速查找。对于资料的保存,要建立专门的档案库,采用电子存储和纸质存储方式,防止资料丢失或损坏。其次,为了提高资料审核效率和质量,可以引入多级审核制度。先由施工单位内部进行初审,对工程量、工程单价等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再由建设单位进行复审,重点审查工程变更、材料价格调整等内容;最后由专业的造价咨询机构进行终审,从专业角度对整个工程的造价进行全面评估,最大限度减小误差,保证竣工结算的合理性。在此期间,运用工程造价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让各方能够及时获取准确的造价信息。最后,运用专业的知识和工具,对成本数据进行深入解读。通过对原材料采购成本、人工成本及设备租赁费用等数据的准确核算,可以确保项目成本清晰透明,避免出现成本模糊不清的情况,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对比预算和实际支出,分析成本偏差的原因,如预算编制不合理等,进而分析成本构成的合理性。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措施需要统筹项目的各个阶段和参与方。因此,在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等阶段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实现对工程造价的精准控制,从而保障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工程造价控制将进一步提升精准性与协同性,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多元共赢,为建筑行业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参考文献:

[1] 鱼丽琼 . 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价值探讨 [J]. 住宅与房地产,2021(33):25-26.

[2] 张晓慧 . 建筑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围 [J]. 房地产世界,2021(21):59-61.

[3] 余池 . 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实践应用分析 [J]. 绿色环保建材,2021(10):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