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青铜器到数字建模的传承与创新
国洪阔
山东省青岛市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摘要: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在数字化时代来临之际,已成为艺术的新表现形式。数字媒体艺术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和手段,其互动性和沉浸感是独一无二的。它的艺术语言在数字媒体时代的转换路径,以中国古代青铜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探讨。数字技术如何对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和功能逻辑进行重构,并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技术实践,加以交互性和身临其境的体验论证。研究发现,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共生,是通过“技术解构-符号转译-场景重构”三重路径实现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这一过程既提供了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方法论支撑,同时也开启了艺术跨媒介创新的新维度。文章对旨在为相关领域研究和实践提供启示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价值和融合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传统文化;融合发展;青铜器;文化遗产数字化
引言: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艺术创造方面,数字化的运用也逐渐被广泛地重视起来。特别是数字技术的介入,为文化遗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表达平台,这是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所要求的。作为这一变革中的重要一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将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通过虚拟技术、交互设计以及身临其境体验,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作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艺术品,中国古代青铜器在数字时代的再现与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在现代语境下,如何重构和表达古代青铜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通过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1青铜器艺术的文化背景与意义
中国青铜器在古代是重要的礼器、武器及日常生活用品它们的造型独特,纹饰复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古代的技术水平、审美观念、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等级制度。青铜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称于世。许多青铜器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还被誉为艺术珍品,青铜器的研究对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史等学科都具有重要意义。
2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对传统文化的赋能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核心特点是技术的解构与艺术创作的交融,这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通过数字化手段,青铜器不仅能够得到高精度的三维复原,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功能性的重构与艺术性的再创造在数字化过程中,推动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传统文化为数字媒体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艺术家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创造出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 [1]。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和文化内涵不仅能得到精准的再现,还能够被赋予互动性与沉浸感,为观众提供更加直观和多层次的文化体验。
2.1 技术解构
数字化首先依赖三维扫描和建模技术对青铜器进行精准复原。可以通过三维扫描仪获取青铜器的三维数据,再用数字建模技术将其转化为虚拟模型,可以有效避免物理过程中对文物的二次损伤及破坏。数字化三维重建不仅能呈现青铜器的外观,并且能详细展示其复杂的纹饰和工艺细节,突破了传统展示方式的限制。
2.2 符号转译
青铜器的纹饰和图案常蕴含着深刻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能够通过图像处理与符导学理论得到重新解构与转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通过符号学的转换,使得这些图案在现代审美框架下得到再创造,使得青铜器不仅在传统文化语境中得以保存,也能在当代艺术创作中获得新的生命力。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中,强调设计者的主观创作和观众的互动参与,从而创造出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艺术作品。设计者的主观创作是个性化融合的核心。设计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审美趣味和创作理念,自由地选择和运用传统文化元素 [2]。
2.3 场景重构
利用VR和AR技术,可以在浸入式的艺术环境中再现青铜器。通过场景重构技术,不仅在外观上复原了青铜器,而且在历史上,在功能上,在文化脉络上,重新创造了青铜器。例如,观众可以通过VR技术,与数字化青铜器进行互动,对青铜器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进行探索,增强其参与感和体验感。
3.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创新与挑战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不仅仅是复原青铜器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将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将创新的元素注入到传统的艺术形式中。数字艺术的核心优势是交互性和沉浸感,而青铜器的数字化还原,不仅是静态的艺术展现,更能将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通过与观众的互动而更好地传递出来。
然而,创新方面也遇到了一定难度。第一,在数字化进程中要仔细考虑的是怎样使技术与艺术的关系达到平衡,避免技术介入过强而导致青铜器原有的文化价值及历史感觉受到影响;第二,在现代社会中,怎样使青铜器在保证其史料真实的基础上通过数码手段加以艺术革新使之新生,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艺术在方面通过数字化口美术化工商管理营销。
4. 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未来发展
为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新的思路的是数字技术的运用。青铜器的数码化不但可以使其在世界范围之内扩散,而且可以通过高精确数字还原来避免物理上的损耗,从而在很长时期内得以保存下去。同时,数字青铜器的普遍应用还促进了艺术、史学、科学技术等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
文化传播与推广是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手段。相关机构可利用数字媒体平台和传播渠道,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作品进行广泛传播[3].在未来,数字媒介艺术设计将不断地促进和继承传统文化。青铜器及其他文化遗产通过不断对数码技术应用加以优化而将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上实现跨越的限定而表现出一种新的艺术魅力等等。
5. 结论
为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提供新的契机的是数字媒介艺术设计。青铜器的数字,除了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达到一体化外,还通过对“技术解构一符号转译一场景重构”的三重路径,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青铜器的文化价值在借助于数字化,除了通过跨媒介艺术的革新而得以精雕细刻,其艺术上的无限潜能也将由此被准确保存起来。今后,数字化将不断地创造出更多的文化遗产创意陈列及传播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陈文婷.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融入[J].新美域,2024 (1):85-87.
[2]毛林舸.数字媒体艺术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应用[J].中国报业, 2024(20):222-223.
[3]张慧.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J].艺术研究, 2022(4):80-82.
作者简介
国洪阔(1994.06—),男,汉族,籍贯:山东菏泽人,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助教,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媒体艺术 ,工艺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