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初探

作者

林茹

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 311200

摘要: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Python编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算法设计能力及数字化创新能力,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背后的逻辑原理,掌握基础编程技能,为未来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或相关领域奠定基础。本文以Python语言为工具,探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编程教学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策略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编程教育日益受到重视。Python作为一种简洁易学、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编程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当前高中Python教学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通过Python编程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一种实用的编程语言,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Python编程在自动化办公、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实际项目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编程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

(一)项目式教学

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实际项目为依托,使学生能够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从而有效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教学策略。在高中阶段的Python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个人兴趣,精心策划一系列既富有趣味性又具有一定难度的实践活动,例如构建一个简易版的聊天机器人、设计个人专属网页或撰写一份数据分析报告等。通过参与此类项目活动,学生们不仅有机会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还能显著提升自己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此外,这种基于项目的教育方式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技巧,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促进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

比如,在讲解“算法与问题解决”相关知识点时,可以采用设计Python小游戏——飞机大战作为项目导向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实施阶段,教师能够通过设置相关背景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从具体问题出发构建抽象模型,以此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接着,将整个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简单易行的小任务,使学生能够在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过程中增强其创新能力与动手操作技巧。最终,借助多种反馈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促使他们进行自我总结与反思,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计算思维水平。

(二)分层教学

鉴于学生在学习基础与能力上存在差异,教师可采取分层教学策略,依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将其划分为不同层级,并为每一层级的学生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及内容。对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群体,教师应侧重于讲解Python编程的基本概念及其核心语法,以确保他们能够掌握必要的编程技能;而对于那些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引导其深入探究Python的高级特性和应用技术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在讲解Python的函数和模块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分层教学。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先讲解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让学生掌握函数的基本用法;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进一步讲解模块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模块化编程的优点,并引导学生使用第三方模块进行编程实践。

(三)设问教学

设问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的有效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能够巧妙地运用提问技巧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使他们更加专注于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实施设问时,教师应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围绕编程设计、问题剖析及解决方案等方面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例如,在讲解Python的数据类型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系列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数据类型的本质及其应用场景,从而提升其对编程核心概念的掌握能力。教师可以设问:“Python编程中字符处理方式方法有哪些?”“二进制文件如何打开?”等。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数据类型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还可以依据学生在回答过程中所展现的思维路径、知识掌握程度及问题解决策略,开展精准化、动态化、发展性的反馈与指导,从而有效帮助学生纠正认知偏差、弥补知识漏洞,并逐步提升其编程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四)多元化教学评价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提升情况,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项目展示、代码评审、学习日志等。项目展示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代码评审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改进代码中的问题;学习日志则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反思,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例如,在学生完成一个Python项目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展示,让学生介绍项目的背景、目标、实现过程和结果。然后,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对项目进行评审,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撰写学习日志,记录自己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虽然目前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通过采用项目式教学、分层教学、设问教学等教学策略,以及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计算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未来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当致力于探索与创新教学策略,紧密围绕学生的具体需求和个人兴趣来构建内容更加多元化且实用性强的教学方案及实践活动,以此促进学生获得更佳的学习经历与成长机遇。

参考文献:

[1]王文静,陈澜.Python程序设计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策略<br>——以编写"猜数字"游戏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16).30-32.

[2]董帅含.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思考——以《图说单车:Python数据可视化》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