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关于农业生产玉米减肥增效技术措施探讨

作者

杨晓风

兴安盟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摘要:在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中,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成效不仅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更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剧,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重点对玉米种植中的减肥增效技术及措施进行分析与讨论,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玉米;幼苗期;钾肥

减肥增效是指在保证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施肥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措施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玉米作为全球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能够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营养来源,因此,对其减肥增效技术进行研究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玉米不同时期的减肥增效要点

(一)玉米种植前期

种植前期是玉米生长的基础阶段,关键在于合理施入底肥,为玉米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推荐使用有机肥1000~2000kg/667m2,同时配合适量的无机肥。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而无机肥则能迅速提供养分。同时,氮、磷、钾的施用量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如:氮肥30~60kg/667m2、磷肥15~30kg/667m2、钾肥15~30kg/667m2,这种施肥方案有助于满足玉米在生长初期对养分的迅速需求。此外,底肥应由缓效肥和速效肥组合而成,一般每667m²肥料使用量为30kg左右,既能保证初期养分供应,又可以为玉米持续提供养分。在收割玉米后要使用机械将秸秆粉碎并覆盖在种植区域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水源的地方可以挖坑并加入秸秆、尿素和腐熟剂进行集中发酵。

(二)玉米幼苗期

幼苗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玉米需要快速生长来形成健壮的茎秆,技术人员要根据土壤监测和植株生长情况,在幼苗期土地追肥20~30kg/667m2、磷肥10~20kg/667m2、钾肥10~20kg/667m2;同时,在恰当的追肥时间里均匀撒肥,通过深浅适中的方式保证养分被植株充分吸收。此外,在此期间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通过定期巡视的方式发现病虫害并及时处理,对于大斑病等常见病害可以用甲基托布津或克瘟散乳剂喷洒防控。

(三)玉米攻苞期

玉米进入攻苞期后其雌雄穗开始分化,因此需要充足的养分支持,该时期一般选用45kg/667m²的速效氮肥,并结合土壤质地、玉米生长状况及前期施肥量调整施肥方案,施肥后要进行适当灌溉以保证养分的溶解与吸收。同时,攻苞期需要采取中耕除草的方式防止杂草与玉米争夺养分,并根据玉米需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合理灌溉;既要保证水分及养分的充足供应,又要避免过度灌溉所导致的水分浪费及根系受损情况。

二、玉米减肥增效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秸秆还田技术

在玉米种植中,应用秸秆还田技术是为了达到减少化肥使用并提高效率的目的。过去,常见的做法是将玉米秸秆进行焚烧,但这种做法不仅对环境有害,还可能引发火灾。然而,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秸秆还田的实施,其核心步骤是将秸秆细碎并均匀覆盖于玉米田地,此举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首先,有助于优化土壤构造,增强土壤的持水能力和肥力,同时减少土壤遭受侵蚀的可能性及水源受污染的风险。其次,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激发微生物的活力,改善养分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农田的农作物产量。最后,在地表铺设秸秆层可以有效阻挡雨水冲刷土壤,加固土壤结构,预防土壤流失。同时,于水源地周边挖掘用于存放秸秆的坑,有助于进一步阻挡污染物渗入水体,促进水资源的保护[1]。

(二)有机肥增施技术

玉米要实现高产,充足的肥料供应至关重要,其中,适当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是提升产量的有效策略。在挑选有机肥料时,应全面考虑土壤类型、玉米的生长需要以及当地可获得的有机物质资源。为了保障养分的充足供给,所选肥料的种类需依据土壤检测的结果和玉米对养分的具体需求来确定。堆肥是一种常见的有机肥料,是通过将厨余垃圾、植物残余物及动物粪便等有机废弃物混合并进行生物分解发酵而制成的,优质的堆肥应具有疏松的质地、富含有机质且适合农田施用。此外,腐殖土、鸡粪和牛粪等也是可供选择的有机肥料。农民在施肥时需考虑玉米的生长周期和土壤的肥力水平,以确定恰当的施肥量。通常情况下,有机肥适合在播种前或玉米生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施用,这样可以保证养分得到高效吸收和利用[2]。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种植玉米时,为了应对如玉米大斑病这类普遍存在的病害,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喷洒经过稀释的甲基托布津或克瘟散乳剂来进行防治,一般每1到2周进行一次喷洒作业,这些化学药剂在阻止病害蔓延、减少产量受损以及维护玉米品质方面展现出显著效果。此外,对于其他可能出现的病虫害,也需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比如,针对玉米螟虫的防治可以考虑利用生物防治策略,比如引入寄生性天敌蜂类进行生物控制或者使用生物农药制剂;对于玉米叶斑病的预防,可以采取种植抗病品种、实施科学的间作和轮作制度等早期预防措施来减少病害的发生;至于玉米象甲等害虫,可以通过土壤层面的管理措施,比如引入自然天敌来有效调控害虫的数量。值得注意的是,在规划病虫害防控方案时,必须全面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和病虫害的实际流行情况。通过定期监测病虫害并建立预警体系,农户能够及时发现并有效应对问题,同时,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及确保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玉米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施肥要点,对其减肥增效技术进行剖析,旨在推动玉米种植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向东.玉米种植中减肥增效技术应用措施研究[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4,(11):23-25.

[2]谢雨思,王毅萍,汤红伟,等.玉米种植中减肥增效技术应用价值及实施措施探析[J].种子世界,2024,(11):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