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探索
王玲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实验小学 131200
摘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优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英语PEP教材《Unit 6 How many?》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强化语言实践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来优化英语作业设计,以期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生活化情境;语言实践
引言
伴随‘双减’政策的持续推进与深化,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正面临一系列崭新挑战与发展机遇。当前,如何在有效缓解学生学业压力的同时,实现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已成为教育改革领域的一项核心议题。本研究致力于通过对《Unit 6 How many?》课程内容的细致剖析,探索在‘双减’政策框架下,如何革新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策略,以期全面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发展。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1 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实践中,创造具体情境被视作一种高效的教育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搭建与学生日常经验紧密相关的环境,以此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加强其在课程中的活跃度。以教学单元《Unit 6 How many?》为例,此单元聚焦于‘数量’的基础知识点,通过重现公园、家庭等贴近生活的场景,指导学生掌握从11至20的数字英文表述及询问物品数量的句式。这样的情景融入式教学法不仅帮助学生深化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鼓励他们在实际情况中自如地应用所学到的内容,增强了语言的实用性与灵活性。
1.2 情境创设的策略
为了达成情境建构的教学目的,教育者需采纳一系统具体策略。角色模拟及实物展示为两种惯用手段,能够使教室环境转变为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且充满活力的交互场所。在讲授11至20的数字概念时,教育者可规划多项实践活动,诸如引导学生在仿真的公园环境中计数风筝,或在家的场景里清点玩具,借此在真实的语境下实践并学习英语。此类策略不仅能增进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能激发其学习动力与兴趣,进一步推动语言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强化语言实践,提升运用能力
2.1 语言实践的必要性
在语言教育的体系中,语言实践被视作学习进程的中枢环节,其本质目标是保障学习者能将所吸纳的语言知识转译为实用的交际技能。以教学单元《Unit 6 How many?》为例,此单元强调的是锻炼学生运用询问数量句型的能力。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教育者高度重视并精心规划一连串的语言实践任务,助力学生娴熟地把握这些句型,并能在真切的交际环境中自如应用。经由实践历练,学生不仅能够加强对语言构造的领悟力,同时也可增进语言表达的顺畅度与精确性。
2.2 语言实践的方法
为了高效推动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发展,教育者可以采纳多种教学模式。其中,任务导向型学习作为一种广受好评的教学策略,通过设定明确的任务情景,例如‘寻宝游戏’或‘制定购物清单’等活动,引导学生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这类实践活动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与兴趣。
再者,运用音乐及韵律诗等形式融入语言教育过程,被证实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这些教育媒介不仅富于趣味性,促进学生在愉悦放松的状态下掌握并记忆语言材料,而且,由于歌曲与韵律诗本身蕴含重复节奏的特点,极大便利了学生模仿语音、掌握语调节奏,进而增强其语言表达的流畅度与自然性。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终身学习
3.1 自主学习的意义
在当下的‘双减’政策环境里,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成为了教育界的一项核心议题。自主学习不仅促进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还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与自我调控技巧。以教学单元《Unit 6 How many?》为实例,此单元涵盖了基本语言知识点,诸如询问物品数量的句法结构与11到20的英语数字表述,同时也深入到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及英语数字的构造方法。这些丰富的学习资料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引下,借由自我探究与实践,逐渐建立起了独立学习的技能体系。
3.2 自主学习的途径
为了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教育者可采纳多种方法。首要的是,设计含开放式任务的课程内容,诸如创作数字卡片、编制数字故事等,这类活动既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能驱使他们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自行探索与学习。此外,教育者应善用当代信息技术资源,包括英语学习应用程序、网络教育资源等,为学生供应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料与工具。这些资源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协助他们形成自我学习的常规,进而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旅程中变得更加自主且高效。
3.3 自主学习的评估与反馈
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实践里,构建一个有效的评估与反馈机制显得举足轻重。教育者应当构思出一套严谨的评估系统,旨在跟踪并衡量学生在自我驱动学习旅程中的进步与成效。这不仅涉及周期性地审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还涵盖在课堂环境中观察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动态,以及借助快速测试或项目任务来验证学习成果的实操性。同时,教育者应及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协助学生自我识别其学习强项与短板,引导他们调整学习方法,进而提升学习效率与成果。
借助评估与反馈这一手段,教育者不仅能保障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质量,还能激发学生自我反省与自我提升的认知。这一连贯的交互进程有利于学生构建自我监督与自我调整的学习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之路铺设稳固的基石。
结语
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改进小学阶段英语作业的设计策略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教育工程,要求教育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持续探索与创新。通过构建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加强语言的实际应用练习以及培育学生的自我学习技能,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之路奠定稳固的基石。
参考文献
[1]王芳.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探究 [J]. 校园英语, 2024, (16): 123-125.
[2]龚金凤.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的优化设计 [J]. 中学生英语, 2024, (12): 119-120.
[3]曾丽萍.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的优化设计 [J]. 甘肃教育, 2024, (06): 92-95.
[4]徐小涵.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优化策略探究 [J]. 新智慧, 2024, (07):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