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半日活动中自主游戏的优化实践
莫希业乐
苏尼特左旗第二幼儿园 011300
一、引言
幼儿自主游戏是幼儿进行自我探究、自我表现、自我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半日活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针对幼儿园半日活动中的自主游戏进行了研究。
二、自主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
(一)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
自主游戏让幼儿有了自己的选择和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而不需要外部的强迫干预。在这样一个开放式的游戏环境里,孩子们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想要玩的东西,如何玩,跟谁一起玩,这样就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力。
比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要扮演的角色,设计故事的情节,甚至是自己设计的规则。在此基础上,通过自主活动培养幼儿的想像力,进行多种形式的游戏,促进幼儿的创造性和探究能力。长时间参加自主性游戏的幼儿,其主动性较高,能在每天的生活和学习中独立地完成各种任务,并养成了较好的自律意识。
(二)增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自主游戏通常是社会性互动的重要场景,幼儿在游戏中需要与同伴协商、合作、分享,甚至解决冲突,这些经历极大地促进了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可能需要分工合作搭建积木,期间必须沟通想法、协调行动,才能完成共同的目标。
而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需要理解不同角色的立场,学会换位思考,从而提升共情能力。此外,自主游戏中的规则制定和遵守也能帮助幼儿理解社会规范,培养规则意识和集体意识。通过持续的同伴互动,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交技巧都能得到显著提升,为其未来的社会适应奠定基础。
三、半日活动中幼儿自主游戏的优化策略探究
(一)环境创设丰富化
游戏环境是幼儿自主游戏发展的基本条件,它的丰富性对幼儿的游戏体验和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幼儿园要打破传统的单纯的活动区分割,在多维的环境设计中营造分层的游戏空间。在室内,可以将角色扮演区,建构区,美工区,科学探究区进行整合,并通过活动隔板和家具的组合,实现了空间的灵活调节。
比如,将积木区和玩偶的房子放在一起,就会自然而然地触发“建造房子 - 角色扮演”的互动游戏。在室外环境方面,要充分运用大自然的要素,如沙水区,攀爬架,绿化等,让孩子们在接触土壤、植物和昆虫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感官能力。特别要指出,在环境营造中,要避免过分的装修带来的视觉上的影响,要给孩子留出足够的空白空间,让孩子们参与到环境的变革中去。比如,可以在黑板上涂写画画,可以自由组合的垫子等等,让周围的环境变成一个可以让孩子们游戏的地方。这样一个动态多变的环境,既可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需要,也可以让幼儿保持一种持久的游戏激情,激励他们在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创造出新的游戏思想。
(二)材料提供多样化
游戏材料的多样性是支撑幼儿深度学习的关键要素。教师在材料投放上应当兼顾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特征,既要有现成的玩具如积木、拼图等,也要提供纸箱、布料、自然物等低结构材料。高结构材料能帮助幼儿建立基础的游戏框架,而饮料瓶盖、雪糕棍等生活废弃物则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转化。材料的陈列方式也需精心设计,开放式储物架配合图文标签既能培养幼儿收纳习惯,又能通过视觉刺激引发游戏灵感。
同时,材料更新应遵循 " 渐进式轮换 " 原则,定期保留部分熟悉材料作为游戏基础,补充少量新材料形成认知挑战。例如在建构区保留木质积木的同时,阶段性加入管道连接件或磁性积木,能促使幼儿在原有建构经验上进行拓展。这种有层次的材料供给模式,既能避免幼儿因材料单一而丧失兴趣,又能防止过度新奇导致的游戏注意力分散,使幼儿始终保持在" 最近发展区" 内的探索状态。
(三)教师角色定位准确化
教师在自主游戏中的专业素养体现在 " 隐性支持 " 的能力上。观察阶段应采用 " 鹰架式观察法 ",既要有全局扫描式的概览,也要有个案追踪式的聚焦,通过便签记录、视频回溯等方式捕捉幼儿游戏中的关键发展瞬间。当幼儿出现重复性游戏行为时,教师可通过平行游戏进行示范引导,如模仿幼儿的搭建动作后突然增加拱形结构,以非言语方式拓展游戏思路。对于游戏冲突的介入需把握 " 最小限度原则 ",先用开放式提问引导幼儿自主协商,仅在出现安全隐患或游戏完全停滞时提供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克制纠正游戏 " 错误 " 的冲动,比如幼儿将医疗箱当作工具箱使用时,这种非常规的象征性思维恰恰是创造性思维的萌芽。教师还应当建立 " 游戏后回顾 " 机制,通过照片、视频等媒介帮助幼儿重构游戏经验,使偶然的游戏行为转化为持续的发展动力。
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可以为他们量身订做「游戏发展检查表格」,以追踪他们在某一方面的发展上的改变。另外,评价的结果应该回馈于环境调节,如果在科学区中,有很多孩子对电子线路教材不太感兴趣,可以用更适合他们的认识程度的磁性教材来代替。这样一个动态的周期评价体系,可以保证游戏辅助策略总是能够跟上幼儿的实际发展需要。
结语:
在幼儿园半日活动过程中,对幼儿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于幼儿的游戏方式。后续研究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进一步探究其最佳化策略。
参考文献:
[1] 董乃凤 , 孙秀红 . 自主游戏中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支持策略 [J]. 山东教育 ,2023(15):42-44.
[2] 郑立新 , 肖钰烨 . 在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 [J]. 教育家 ,2023(17):52-53.
[3] 冯香 , 李春雨 . 指向幼儿创新素养的自主游戏课程建构与实践 [J].现代教 ,2022(01):19-22.
[4] 史蓉 . 幼儿自主游戏创新评价的“三部曲”[J]. 好家长 ,2021(36):14-15.
[5] 王丽 , 田兴菊 . 中大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探讨 [J]. 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2019(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