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时代背景的少先队中队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路径探析
杨珂
陕西省宝鸡市宝鸡高新第三小学 721013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少先队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提升对于少先队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通过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内容、创新培养方式、完善评价机制等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少先队辅导员的核心素养,促进少先队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发展。本研究为新时代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有助于推动少先队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新时代;少先队辅导员;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策略研究
一、引言
少先队辅导员作为少先队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肩负着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少先队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少先队辅导员的核心素养,构建科学合理的辅导员培养体系,成为当前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新时代对少先队工作的新要求
少先队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少先队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优质的教育服务。新时代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少先队工作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少先队辅导员作为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其核心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少先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只有具备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才能更好地引领少年儿童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茁壮成长。
(二)少先队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内涵与重要性
少先队辅导员核心素养是指辅导员在从事少先队工作中所必备的品质和关键能力,是新时代少先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核心素养涵盖了政治素养、专业素养、道德素养、创新素养等多个方面,这些素养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辅导员全面发展的有机体系。
政治素养是辅导员的核心灵魂,要求辅导员坚定理想信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策理论水平,能够准确把握少先队工作的政治方向,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少先队工作的全过程,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专业素养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有力支撑,涵盖教育学、心理学、少先队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辅导员需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少先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类少先队活动,为少年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道德素养是辅导员的人格底色,体现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辅导员要关爱学生、敬业奉献、团结协作,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少年儿童树立榜样,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少先队集体氛围。
创新素养是辅导员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关键动力。在教育变革和学生发展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辅导员需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推动少先队工作创新发展,以满足少年儿童多样化、个性化的成长需求,为少先队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三)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通过构建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培养体系,探索提升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意义上讲,本研究丰富了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体系,为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构成要素及提升路径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少先队工作理论的创新发展,为少先队教育研究领域增添新的理论财富。
三、提升少先队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及实施效果
1.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体系
根据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和工作需求,设计了包括政治理论、少先队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活动策划与组织、沟通技巧、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育等模块的培训课程体系。通过系统的学习,辅导员们在各方面素养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例如,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辅导员们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等内容,进一步坚定了政治立场,提高了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能够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少先队工作中;在少先队基础知识培训中,辅导员们系统回顾和掌握了少先队的组织架构、仪式规范、队章队旗的使用等专业知识,为规范开展少先队活动奠定了基础。
2.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辅导员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途径。线上培训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在线课程资源、直播课堂等形式,让辅导员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进度自主学习,反复观看课程视频,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线下培训则组织集中培训、专题讲座、实地考察、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辅导员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互动,增强培训的实践性和体验感。
推行“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培训模式。专家引领环节,邀请教育专家、少先队工作专家、优秀辅导员代表等进行专题讲座和指导,为辅导员们传授前沿的教育理念、专业的知识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伴互助环节,组织辅导员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案例研讨、模拟教学等活动,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进步;自我反思环节,要求辅导员在培训后对自己的学习收获、工作实践进行反思总结,撰写学习心得和教学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专业素养。这种培训模式充分发挥了专家、同伴和自身的作用,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促进了辅导员的专业成长。
3.建立完善的辅导员评价机制
制定了全面、科学的辅导员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从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学生评价、团队协作等多个维度对辅导员进行综合评价。工作态度方面,主要考察辅导员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工作积极性等;工作能力方面,重点评价辅导员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工作业绩方面,考量辅导员所负责的少先队工作在学生成长、团队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效果;学生评价则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团队协作方面,关注辅导员在少先队团队中的合作意识、协作能力以及对团队建设的贡献。通过多维度的评价,全面客观地反映了辅导员的工作表现和专业水平。
4.加强辅导员团队建设
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增强辅导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定期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如户外拓展训练、文化沙龙、志愿服务等,让辅导员们在活动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5.搭建辅导员成长平台
积极组织辅导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研讨会、课题研究、经验交流等活动,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学习和交流平台。鼓励辅导员走出校门,参加市、区乃至省级的少先队工作培训和研讨活动,拓宽视野,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和少先队工作发展趋势;支持辅导员参与教育科研,围绕少先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以研促教,提升专业水平;定期举办校内经验交流会,邀请优秀辅导员分享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促进校内辅导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Z].2020.
[2]全国少工委.中国少年先锋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S].2008.
[3]赵刚.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德育,2016(18):45-48.
[4]赵云龙.论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德育,2016(1):39-42.
[5]王学军.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J].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内刊,2013(2):56-58.
[6]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