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研究

作者

汪周文

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在新时代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城市化进程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国内环境问题也引起了社会民众的高度重视,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随之对于建筑工程的节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气系统作为建筑工程不可或缺的部分,其节能设计对于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设计

引言

在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在建筑领域中,电气系统在能源消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对建筑电气进行节能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1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具有极其关键的意义。它不仅能降低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减轻对能源资源的压力,还对环境保护贡献巨大,能减少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而且,这种设计有助于提升建筑的品质和价值,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从长期来看,它能为用户节省大量的能源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它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推动了建筑行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2设计原则

2.1经济性

电气节能技术不仅要节能降耗效果好,同时还要兼顾建设成本达到较好的性价比。以某工程为例,其电气节能技术设计及应用不仅考虑其效果,同时也从降低投资运营成本方面出发,确保建筑设计中的电气节能技术符合业主要求。建筑工程投资立项阶段应确立好电气节能降耗目标,限额管理建筑的能耗,确保电气节能技术具备较强的经济性。在某工程中电气节能技术不仅具备经济性,还要真正做到与建筑需要相一致,不能为了应用新技术而应用,最终超前或超配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此外,还要考虑建筑电气节能措施的回收价值,尽量降低电气节能技术应用成本。

2.2高效率

高效率的设计和选择电器设备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并提供更高的能源利用率。在建筑电气系统中,采用高效的照明系统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LED照明灯具具有更高的亮度和更低的能源消耗,相比于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能够节省大量的能源。此外,采用高效变频器、智能控制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等技术,还可以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自动调整能源消耗,提高设备的能效。在电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中,也要考虑能源效率标识,选择能效等级较高的设备。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筑电气设计可以实现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能源成本,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3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措施

3.1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智能自动控制技术指的是在脱离人为控制的情况下,按照既定程序对电气系统进行自动控制的技术。该技术主要是智能化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比如,运用计算机、互联网、AI分析等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形成远程自动控制系统,将电气工程的各项信息输入到控制系统中,如照明系统、供电系统、配电系统、弱电系统等。输入后,结合电气设计方案将所有信息编写成控制程序,若有特殊控制需求也可编写多个程序,每个程序都按照用户需求设定对应控制指令,如切断电源、故障检测、线路保护等。即使用户不在住宅区域内时,也能通过这些程序指令远程控制住宅电气设备及电路系统。同时,还可在程序中设定一个或多个细化控制操作,如某一时间内闭合某一段电路,到达某一时间时再自动开启。这种操作也属于智能自动化控制的一种,用户只需在程序中设定需求,智能自动控制系统自然会按照用户需求操作,这样更便于用户对电气系统进行个性化管理,从而在建筑设计中备受推崇。

3.2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在空调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通过采用高效的空调设备,如变频空调系统和高效压缩机,可以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变频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室内需求智能调整制冷或制热的能力,避免了传统空调系统常见的能耗过高的问题。其次,应用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和湿度等参数,根据实际需求智能调整空调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能耗。例如,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值时,自动关闭空调设备,或在人员离开时自动切换到节能模式,以减少能耗。此外,在空调设计和布局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室内空气流通、隔热和隔音效果。合理的室内空气流通设计可以均匀分配温度,减少冷热不均带来的能源浪费。而良好的隔热和隔音效果可以减少室内外能量交换,降低能量损失。因此,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在空调设计中的应用,包括采用高效的空调设备、应用智能控制系统、考虑室内空气流通和隔热隔音效果等。

3.3配电网优化配置及线损降低方案

在规划配电网时,必须考虑多种因素,如建筑规模、用电需求以及可靠性要求等。需要精心划分配电区域,并确定主干线路和支路的布置方式。通过采用智能监控与调度系统,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测和调整,从而优化供电策略,减少线路损耗。在选择导线材料和截面时,需要慎重考虑,以降低线路阻抗,提高输电效率。结合无功补偿技术和谐波抑制方法,有助于削减配电网的损耗和能耗,改善电能质量,增进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施配电网优化配置和线路损耗降低计划,将为建筑电气系统的节能优化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优化配置配电网络,降低线路损耗是建筑电气系统设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规划配电网络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建筑规模、用电需求和可靠性要求等。需要仔细划分配电区域,并确定主干线路和支路的布置方式。通过使用智能监控与调度系统,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络的实时监测和调整,从而优化供电策略,减少线路损耗。正确选择导线材料和截面至关重要,以降低线路阻抗,提高输电效率。结合无功补偿技术和谐波抑制方法,有助于减少配电网络的损耗和能耗,改善电能质量,提升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4照明配电系统优化设计策略

(1)合理布线规划:根据建筑布局和照明设备分布精心规划照明配电线路走向,尽量缩短线路长度,减少线路迂回和交叉,降低线路电阻,减少电能在线路上的损耗。(2)精准负荷计算:准确计算照明系统的负荷,合理选择线缆规格和配电设备容量,避免因负荷计算不准确导致线缆和设备容量过大或过小。过大会增加成本和能耗,过小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3)优化变压器选择:根据照明负荷的特点和分布,选择合适容量和型号的变压器。采用高效节能型变压器,提高变压器的运行效率,减少变压器自身损耗。(4)无功补偿配置:安装无功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数,减少无功电流在配电系统中的流动,降低无功损耗,改善电能质量,提高供电效率。(5)智能控制模块应用:引入智能控制模块,实现对照明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根据照明需求和电网状况,自动调整供电参数,实现节能运行。(6)分区供电管理:将建筑照明区域进行合理分区,根据不同区域的使用时间和功能需求,分别设置供电回路和控制策略,实现精细化的供电管理,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结语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对于实现建筑节能减排、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过对电气系统的合理规划、高效节能设备的选择以及智能化的管理控制,能够减少建筑电气能耗。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应用范围的扩大,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会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对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建标,陈建福,罗晓,等.建筑负荷用能行为习惯与负荷运行特性分析[J].分布式能源,2022,7(6):60-67.

[2]肖先勇,郑子萱.“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贡献、关键技术与挑战[J].工程科学与技术,2022,54(1):47-59.

[3]贺迅.建筑电气与照明节能设计研究[J].光源与照明,2024(7):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