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将信息技术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王建芳 焦雪萍
山西运城市平陆县平陆中学 0443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在教学中也不例外,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采用信息技术教学,逐渐成了当前的教学主流趋势.一方面,信息技术能够将数学中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浅显易懂的内容;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背靠着互联网,有着海量的教学资源,值得教师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教学
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一些抽象性较强、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具象、易懂的教学内容,在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质量方面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高中数学这种抽象性较强的学科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开阔视野和拓展知识提供有利的技术条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如何最大化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成为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关注的重点议题。
1将信息技术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势
首先,信息技术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到各种数学信息,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征,引入趣味性素材,包括静态素材与动态素材,能够有效地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思维导图展示出来,节约教师的板书时间。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能够被充分利用,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其次,信息技术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学生可根据教师课前准备的微课视频,提早进行高效预习作业,有针对性地对本堂课学习内容的重难点进行了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同时,高中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因此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信息技术能够拓展教学空间。当前“互联网+教育”成为发展的趋势,网络海量的优质教育资源能够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与途径,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素材,使得学生能够学习到丰富的学习资料,发散学生的思维,优化教学效果。
2将信息技术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2.1利用信息技术,导入课堂知识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时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出有关数学的知识情境,以引发学生兴趣为基础,鼓励学生深入到情境当中,基于情境进行仔细的思考.接着,教师将本章节重点的知识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习到的知识.在课堂导入环节的情境问题当中,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2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以“注入式”的教学思想为主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学习呈现出机械化的特征。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模式能够将课堂营造出多元化的氛围,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将图文内容转化为视听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的教学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进行联系,使得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时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更容易理解知识。
2.3利用信息技术,讲解重点内容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最有利的一点就是能够将数学当中复杂难懂的知识进行适当的简化,帮助学生理解.为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将一些复杂难懂的问题通过信息技术的图像演示,或者视频展示的方法进行化简,让学生理解各个部分数量之间的约束关系.与此同时,也要让学生借助自身所学过的知识,在这种化简后的问题当中进行求解答案.以这种方法,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2.4加强课后复习
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知识,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和质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复习往往是通过翻阅课本和回忆教学过程的方式,这种方式可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复习质量和效率,而且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记忆不够深刻,在复习过程中容易忽视重点,浪费时间和精力。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则能够有效规避这一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微课这一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点。微课本身时长较短,非常符合当前碎片化学习的特点,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微课进行复习。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记录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再次巩固,也能帮助学生分清主次,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微课视频的制作,除了要合理筛选和规划微课内容外,还应加强对微课视频背景、页面的设计,尽量贴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需要控制微课视频的时长,避免时间过长影响学生的注意力。
2.5优化教学反馈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反馈的好坏对课堂教学效率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在传统的教学反馈模式下,教师只能通过学生的分数来衡量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缺乏对学生的分析和调整,同时缺乏对学生日常练习的反馈,再加上学生存在一些作业抄袭的情况,使得教师不能够很好地掌握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在信息技术的融入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测试,通过信息技术,把学生的学习进行收集、整理并记录,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时代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中数学带来了新的变革.教师应当明确信息技术的优势,巧妙地将信息技术和课堂知识进行结合,最大程度上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鼓励学生站在自主的角度上,去理解知识和发现知识,赋予学生学习主人公的身份,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之下,养成完善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薇.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J].高中数学,2018(18):96-97.
[2]余慧.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思考[J].试题与研究,2018(28):133-135.
[3]郑琳.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J].当代家庭教育,2019(24):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