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先队活动课为载体,深耕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
李玲莉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学院实验小学校+150086
摘要:本文聚焦小学少先队活动课作为思政教育重要载体,从构建特色活动体系、融合多元教学方法、打造实践育人平台三个维度展开论述。研究表明,少先队活动课通过情境创设、故事讲述、游戏互动等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热情,增强思政教育亲和力与实效性。同时,通过校内外资源整合、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提供有力支撑,对推进小学阶段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少先队活动课;思政教育;实践探索
引言:少先队作为党领导下先进少年儿童组织,其活动课程蕴含丰富思政元素,具备寓教于乐优势。如何充分发挥少先队活动课思政教育功能,创新载体形式,提升育人实效,成为当前教师必须思考课题。本文立足小学教育实际,探索少先队活动课程思政教育融合路径,旨在构建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富有时代特色思政教育新模式,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
一、构建特色活动体系,夯实思政教育根基
少先队活动课作为思政教育重要平台,需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主题活动,构建系统化、层次化、多样化活动体系。紧扣重要节日与纪念日,开展寻访红色足迹主题教育,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聆听英雄故事,触摸历史脉搏,感受先辈奋斗精神,培养爱国情怀。结合传统文化元素,策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剪纸、书法、国画、茶艺等实践体验,让学生感受中华文明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小小志愿者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敬老院、福利院,为老人残疾人提供力所能及服务,培养奉献精神与责任意识。
开设小小讲解员岗位,鼓励学生担任校史馆、红领巾广播站解说员,锻炼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学校历史文化理解。另外,创设星级小队长评选机制,通过竞争激励方式,促进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最后,依托红领巾小社团,开展航模、机器人、编程等科技类兴趣小组,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通过这些富有吸引力活动,使思政教育内容潜移默化融入日常生活,避免说教式、填鸭式灌输,让学生在愉悦氛围中接受熏陶,实现知行合一育人目标。
二、融合多元教学方法,拓展思政教育路径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场景,营造小小联合国、模拟社区管理、微型政府运行等沉浸式体验空间,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受民主协商氛围,培养集体决策意识。故事教学法精选英雄模范人物事迹如抗疫英雄、乡村教师、太空科学家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感悟榜样力量,激发内心情感共鸣,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游戏化教学策略融入文明礼仪闯关、环保智慧竞技、团队协作挑战等互动游戏元素,将抽象思政概念转化为具体活动规则,让学生在欢乐氛围中内化道德规范,形成行为习惯。项目学习法引导学生围绕校园环境改造、传统文化传承、社区问题解决等主题开展小型研究,培养系统思维能力,提升公共事务参与意识。
表达性艺术教育结合绘画、音乐、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开展心灵绘本创作、红歌传唱汇演、爱国主题剧展演等活动,帮助学生表达内心情感,升华思想认识。合作学习模式则通过红领巾小队、兴趣学习社群、任务探究小组等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锻炼人际沟通能力,形成集体荣誉感。体验式学习方法注重设计换位思考、角色互换、情景模拟等体验环节,引导学生切身感受他人处境,培养同理心与责任感。思维导图教学法则帮助学生构建核心价值观知识体系,形成系统思维框架,增强思想认知深度。案例分析法选取校园生活中典型事件或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分析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升道德判断能力。这些多元教学方法有机融合运用,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尊重个体差异形成思政教育新生态,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教育目标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三、打造实践育人平台,提升思政教育成效
校园微阵地建设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少先队荣誉墙、队史馆、文化长廊等物理空间营造浓厚育人氛围,结合每周一星小小讲解员、红领巾值日生等岗位实践,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精神家园。校外实践基地拓展则与博物馆、科技馆、历史遗迹、先进企业等场所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行走中国、寻访红色足迹、科技探秘之旅等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感受社会发展脉搏,增强民族自豪感。网络互动空间构建通过云队课、网上少先队阵地、红领巾心声等数字平台,突破时空限制,开展线上主题队会、视频连线交流、优秀作品展示等活动,拓展思政教育新维度。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则邀请不同职业背景家长担任少先队活动辅导员,参与策划组织各类主题实践如职业体验日、家风故事会、传统技艺传承等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格局。
社区共建平台通过小小志愿者、文明劝导岗、社区微心愿等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学生走进社区,了解民生,服务群众在实践中体验责任担当培养公民意识。专题研学基地建设依托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生态环保教育中心、文化遗产保护区等场所,开展寻访英雄足迹、探究自然奥秘、传承非遗文化等研学旅行活动,让思政教育融入生动实践。青少年组织交流平台则通过与其他学校少先队、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机构建立联系,开展手拉手互助、城乡少先队共建、跨校主题队日等交流活动,拓宽学生视野。节日纪念活动则围绕重要历史节点、传统节日、现代节庆等时间节点,策划缅怀革命先烈、我们的传统节日、祖国生日献礼等纪念活动,强化仪式感,深化爱国情怀。公益实践项目则结合垃圾分类宣传、交通安全引导、文明行为倡导等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设计解决方案,参与社会治理,培养公益精神。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少先队活动课作为思政教育重要载体,通过构建特色活动体系、融合多元教学方法、打造实践育人平台,形成了系统完整育人框架。这一模式充分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效解决传统思政教育中存在枯燥乏味、脱离实际等问题。实践证明,以少先队活动课为载体开展思政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价值观形成,培养爱国情感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思想基础。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活动形式,完善评价机制,推动少先队活动课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曲宏飞. 山西省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与学校思政课融合路径研究[J]. 山西青年,2024(12):1-5.
[2] 马永龙. 小学思政课与少先队活动课相融合的创新与实施[J]. 华夏教师,2022(34):56-57.
[3] 李翠莲. 少先队活动课与小学思政课的融合实践研究[J]. 奥秘,2024(4):140-142.